考前必背有史以来最全护考干货,满满的都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9-9-4 7:49:14   点击数:
  

↑↑↑点击蓝字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表现是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胎头下降缓慢,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l小时尚未分娩,称第二产程延长。

.潜伏期延长,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可酌情给镇静剂,恢复协调之前禁用缩宫素。

.宫缩乏力的常见原因为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子宫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无大量使用催产素。

.宫缩乏力对产妇的影响:产程延长,休息不好,进食少,可出现肠胀气等均使感染机会增加,引起产后出血。

.协调性宫缩乏力,应加强宫缩,排空充盈的膀胱和直肠,给予温肥皂水灌肠。宫颈口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必须专人监护。

.女性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狭窄,入口正常,属于漏斗骨盆。

.可疑头盆不称或有轻度头盆不称者,在严密监护下可以试产2~4小时。

.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为均小骨盆。

.骨盆出口狭窄者不宜试产。若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多数可经阴道分娩;两者之和为13~15cm者,多数需阴道助产。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

.肩先露最不好,足月活胎不可娩出。

.持续性枕后位避免过早用止痛剂,可采取胎背对侧卧位。

.臀位30周者可采取胸膝卧位,纠正胎位。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与70%~80%。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后阴道多量出血,子宫软,轮廓不清。

.软产道损伤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呈鲜红色能自凝。

.胎盘滞留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前阴道出血,胎儿娩出后活动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前、后持续阴道流血,多而不凝。

.产后出血处理要点:迅速止血,扩容、抢救休克,预防感染。

.胎盘剥离后滞留,轻拉脐带协助娩出。

.胎盘粘连、剥离不全行徒手剥离胎盘术。

.胎盘嵌顿可手取胎盘,无效时可在乙醚麻酸醉下取出胎盘。

.胎盘植入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不能强行手取。

.软产道裂伤所致产后出血者协助医生查找裂伤,及时缝合止血。

.羊水栓塞发病急,病情凶险,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在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也可发生在妊娠早、中期的流产、引产或钳刮术中,但情况较缓和,极少造成产妇死亡。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多发生于经产妇,特别是多产妇。

.子宫破裂产妇突然感觉到下腹部发生一阵撕裂样的剧痛之后腹部疼痛缓解,子宫收缩停止。此刻稍感舒适后即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子宫破裂的病因有梗阻性难产、子宫瘢痕、宫缩剂使用不当和手术创伤。

.先兆子宫破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子宫收缩,如乙醚全麻或肌注哌替啶。尽快行剖宫产术,迅速结束分娩。

.先兆子宫破裂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形成病理性缩复环、下腹部压痛、胎心率改变及血尿出现。

.产褥感染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在产后3~4日发病,轻者低热,下腹部疼痛,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子宫有压痛,宫底高而软。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盆腔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在产后1~2周发病,寒战高热,多为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皮肤发白,称股白肿。

.协助或指导产褥感染产妇采取半卧位或臀低位,可采取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产褥期体温高于38℃者停止哺乳,超过39℃者给予物理降理。

.产褥期会阴水肿疼痛者,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产褥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病原体以厌氧菌为主。

.晚期产后出血多于产后1~2周内发生,也可推迟6~8周甚至10周发生。

.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3周。

.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过期产儿是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为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不足0g者;体重不足l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不足lg者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指体重超过0g的新生儿。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的新生儿;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小样儿指胎龄已足但体重在0g以下的新生儿。

.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新生儿呼吸节律常不规则,呼吸表浅;频率快,40次/分左右;腹式呼吸为主;可有短暂的呼吸暂停现象。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容易发生溢乳。

.出生后l0~12小时开始排胎粪,呈墨绿色,约2~3天内排净,超过24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则需要检查。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数日内由于摄人少、丢失水分比较多及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l0%,生后l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疽。

(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男女新生儿出生后3~5天可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或鸽卵大小,2—3周内消失,切勿挤压,以免感染。有些女婴生后5~7天阴道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可持续l周,称假月经。

(4)“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黄白色小斑点,或者面颊部有脂肪垫,两者均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5)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在鼻尖、鼻翼两侧常有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原因是皮脂腺潴留。可自行消退,不必处理。

.唯一经胎盘获得的抗体是IgG,6个月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通过母乳获得的抗体是分泌型IgA(SIgA),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起抗感染作用。

.新生儿室应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在新生儿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口鼻部的黏液及羊水,以免引起吸人性肺炎或窒息;宜采取不同的取暖措施,如戴帽、母怀抱、热水袋、婴儿暖箱等,检查和护理时,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定时监测新生儿的体温,每4~6小时测1次。

.新生儿分娩后立即结扎脐带,消毒处理好残端。脐带脱落前不要用纱布包扎脐带。脱落后脐窝有分泌物的可先用3%双氧水擦拭,再用0.2%~0.5%的碘伏擦拭,并保持干燥。

.新生儿体温稳定后每日沐浴1次,沐浴时室温维持在26~28℃,水温保持在38~40℃。尽量减少小儿身体暴露,注意保暖;擦洗面部时禁用肥皂;对头顶部的皮脂结痂不可用力清洗;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开水清洗会阴及臀部并拭干,并涂护臀膏,以防发生尿布皮炎,尿布宜选用吸水性好的纯棉布,不可过紧过松。

.早产儿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体温过低、营养失调、自主呼吸受损、有感染的危险。

.早产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保暖。体重小于0g者,应尽早安置于保暖箱,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待体重增至0g以上,体温稳定,吸吮良好,呼吸正常,即可出暖箱。体重大于0g者在箱外保暖者应给予戴帽保暖。

.早产儿应尽早开奶,防止低血糖。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乳量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静脉高营养喂养。

.早产儿在仰卧时可以在肩下垫一小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出现发绀时给予吸氧,吸人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为宜。切忌常规吸氧,避免引发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

.Apgar评分是评价刚出生婴儿情况和复苏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标,内容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反应(弹足底或插胃管反应)、肌张力和呼吸5项。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生后lmin评分可区分窒息程度,5min及10min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和预后。

.轻度窒息的表现: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则;心跳规则且有力,心率减慢(80~次/分);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弯曲。

.重度窒息的表现:新生儿面部苍白;口唇青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次/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新生儿窒息应按ABCDE复苏方案。A是根本,B是关键,E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A.通畅气道: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

B.建立呼吸: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以心率增加接近正常、胸廓起伏、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通气有效的主要指标是可见胸廓起伏。

C.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可采用双拇指法或中示指法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体下l/3

处,按压频率为次/分,压下深度为1.5~2cm,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

壁。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搏动。

D.药物治疗:胸外心脏按压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遵医嘱给予l:00肾上腺素。

E评价:复苏过程中每30秒评价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是意识改变和肌张力变化。轻度表现为兴奋、激惹、肌张力正常,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不出现惊厥;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可出现惊厥;重度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惊厥频繁。引起脑损伤的部位与胎龄有关。

.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头颅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脑电图。

轻度脑电图正常;中度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重度脑电图及影像学诊断明显异常。头颅B超可见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如患儿无围生期窒息史,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脑病时可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疑有功能性障碍者,将其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早期给予患儿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常表现为易激惹、过度兴奋或嗜睡、昏迷等神志改变,为中枢兴奋或抑制症状交替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常表现为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角弓反张等;早期肌张力增高,以后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有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严重者糖定量降低。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可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镇静止惊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灌肠;降低颅内压选用呋塞米;止血选用维生素K1。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护理时应注意:保持安静,减少噪声;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集中护理操作;静脉穿刺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喂乳时不宜抱喂;保持头抬高15°~30°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应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肌张力、前囟等改变。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常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μmol/L,早产儿μmol/L;一般情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疽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μmol/L,早产儿μmol/L;

(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

(6)一般情况差。

.血清胆红素浓度μmol/L时,常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有:精神反应差、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及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等。

.新生儿溶血病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多为母、子血型不合(母0型、子A或B型血)引起。

.黄疸患儿应加强保暖,提早喂养。若为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3~5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

.光照疗法临床上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其原理是间接胆红素经蓝光照射后可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光照疗法应采用波长~nm的光疗箱,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0cm,灯管使用0小时后必须更换。

.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1)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

(2)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3)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

(4)患儿全身裸露入箱,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5)单面光疗箱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每2~4小时测体温1次,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6)光疗过程中按需供给水分及营养。

(7)血清胆红素μmol/L(10mg/dl)时可停止光疗。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寒冷、感染、早产、窒息等,其中寒冷是主要原因。

.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病机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当体温降低时容易发生硬化。

.寒冷损伤综合征常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患儿肛温35℃,重症30℃;硬肿顺序是小腿一大腿外侧一整个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临床上常根据硬肿的范围将硬肿分为3度:轻度20%;中度20%~50%;重度50%。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出血。

.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若肛温30℃、腋温-肛温≥0时,宜采用自产热复温方式,可将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当肛温30℃时,无论腋温一肛温差如何,宜采用外加热复温方式,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加热,每小时提高箱温l~1.5℃,箱温最高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新生儿脐炎常表现为脐周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等。

.脐炎轻症者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脐部化脓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用青霉素。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开引流;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

.脐炎患儿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签吸干脐部,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经补充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

.无症状低血糖可给予进食葡萄糖,如无效改为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有症状患儿都应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持续或反复低血糖者除静脉输注葡萄糖外,结合病情予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胰高血糖素肌注或强的松口服。

.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护理时应注意: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入;定期监测血糖,静脉输注葡萄糖时及时调整输注量及速度。

.当新生儿血清总钙1.75mmol/L(7mg/dl)或血清离子钙0.9mmol/L(3.5mg/dl)时称为低钙血症,早产儿多见。

.新生儿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及惊厥等。抽搐发作时常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踝阵挛可呈阳性。

.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惊厥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推注l0%葡萄糖酸钙,推注要缓慢,并专人监护心率,以免注入过快引起心脏停止;避免药物外溢而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现药液外溢,应立即停止,局部用25%~50%硫酸镁湿敷。

.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惊厥停止时改为口服补钙,应在两次喂奶间给药,禁忌与牛奶搅拌在一起,影响钙吸收。同时服用10%氢氧化铝,阻止磷在肠道的吸收;尽量母乳喂养或应用钙磷比例适当的配方乳。

.肾单位和集合管生成的尿液,经集合管在肾乳头的开口处流入肾小盏,再进入肾大盏和肾盂,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突细胞的足突构成。

.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流量的影响。

.肾素主要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产生,肾灌注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及体内钠含量的减少均可刺激其分泌。

.输尿管全长粗细不等,有3个狭窄部,即输尿管的起始部、跨越髂血管处、膀胱壁内,是结石易滞留之处。

.尿道全程有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3处狭窄,是尿路结石最易滞留处。

.排尿是一种反射动作,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阻止排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

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常为起病首发症状。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初仅累及眼睑及颜面。

.急性肾炎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

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急性肾炎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急性肾炎急性期应低盐饮食(3g/d);肾功能正常者无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入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蛋白尿,是慢性肾炎必有的表现,24小时尿蛋白常在1~3g;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出现眼睑水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轻度或持续的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改善症状,防治严重合并症,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标。

.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入氮质血症期时)宜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盐的摄人量为l~3g/d。

.肾病综合征为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常伴有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其中前两项为诊断的必需条件,四大表现中以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最为突出。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症;感染是主要并发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的原因是血液多呈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出现重度水肿,严重高血压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蛋白摄人量应为正常入量[体重l.Og/(kg·d)]的优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多吃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及鱼油),水肿时应低盐(食盐3g/d)饮食,但不是禁盐饮食。

.环磷酰胺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拮抗的病人。

.我国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病因为慢性肾球肾炎。

.肾功能衰竭期:Ccrl0~25ml/min,Cr显著升高,约为~μmol/L,病人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及电解质紊乱。

.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衰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贫血是尿毒症必有的症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

.慢性。肾衰,血红蛋白多在80g/L(8g/dl)以下,最低达20g/L(2g/dl)。尿量可正常,但夜尿多,尿比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在1.0.。尿蛋白(+~+++),晚期可阴性。

.慢性肾衰竭病人皮肤瘙痒的原因:一是沉积于皮肤的尿素霜刺激,二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盐异位沉积于皮肤和神经末稍。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低血钙高血磷的情况。

.慢性肾衰竭后期病人是,一旦出现少尿、血钾升高提示病情严重。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其护理重点是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肥皂)。

.慢性肾衰竭患者晚期常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为首选措施。

.尿毒症病人出现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为:稀释性低钠;高钾血症;低血钙高血磷;水肿或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肾衰导致贫血的原因有细胞生成素减少(最重要的原因)、骨髓受到抑制、红细胞寿命缩短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性贫血的特效药物。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性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类型,消化系统症状为急性肾衰最早出现的系统症状。急性肾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中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最为常见。

.高钾血症是少尿期的最重要死因。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烦躁、胸闷等症状,并可发生心率减慢、心律不齐,甚至室颤、心脏骤停。

.高钾血症的治疗,要密切监测血钾的浓度,当血钾超过6.5mmol/L时给予l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或5%NaHCO3或11.2%乳酸钠l00~ml静滴,或50%葡萄糖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l0U缓解静注。以上措施无效时,透析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处理,可选用5%NaH-C03~ml静滴。对严重酸中毒者应立即开始透析。

.急性肾衰给予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为0.8g/(kg·d),并适量补充必需氨基酸。急性肾衰竭病人给予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饮食,以供给足够的热量。

.泌尿系统结石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感染、梗阻、代谢异常、饮食结构和长期卧床脱钙等因素有关。结石主要引起尿路感染、梗阻、黏膜损伤和恶变等病理改变。

.肾、输尿管结石较小结石易引起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出现肾绞痛,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阵发性腰部剧痛,并沿输尿管径路放射至同侧下腹部、大腿内侧或外生殖器。

.膀胱结石典型状为排尿中断,并感疼痛,放射到尿道。常伴终末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

.尿道结石典型表现为急性尿潴留伴会阴部疼痛,亦可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

.膀胱镜检查是判断膀胱结石最可靠的方法,诊断同时可行碎石、取石治疗。

.肾、输尿管结石直径小于0.6cm,结石下方尿路无梗阻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年老体弱者,采用解痉止痛,输液,多饮水,调节饮食,口服利尿剂、排石药物,酌情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也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是血尿、肾绞痛。要求病人术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若需再次碎石,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l周。

.肾盂造瘘管的护理:造瘘管接引流瓶;瘘管引流不畅需要冲洗时,应低压冲洗,每次冲洗量不得超过5ml;保持瘘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导管一般留置l0日以上;拔管后,造瘘口盖无菌敷料,病人取健侧卧位,以免漏尿。

.泌尿系损伤以男性尿道损伤最常见,其次是肾脏和膀胱,输尿管损伤最少见。

.泌尿系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出血和尿外渗。严重者还可出现血肿、感染和休克,晚期可引起尿道狭窄。

.肾损伤类型: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肾蒂损伤。

.肾挫伤损伤局限于肾实质,肾被膜和肾盂黏膜完整。

.-肾蒂损伤有肾蒂血管裂伤,引起大出血,常来不及救治而死亡。

.肾损伤临床表现:休克、血尿、疼痛、肾区肿块。

.血尿是肾损伤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全程血尿。血尿与损伤程度有时并不一致。

.肾包膜下积血或血、尿渗入肾周围组织可出现腰、腹部疼痛;凝血块堵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尿液、血液渗漏入腹膜腔可出现全腹疼痛和腹膜刺激征。

.肾损伤绝对卧床休息2~4周。因为肾组织比较脆弱,损伤后4~6周肾挫裂伤才趋于愈合,过早活动易使血管内凝血块脱落,发生继发性出血,一般待血尿消失后方可允许病人下床活动。

.肾损伤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尿次数、尿色的变化;观察病人疼痛部位和程度及肾区肿块情况。

.肾切除术后需卧床2~3日后方可下床活动,肾部分切除或肾修补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以防术后继发性出血。

.肾损伤术后24~48小时内,警惕术后内出血的发生,一旦有大量血尿、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情况,提示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其抗休克。

.导尿试验可用于检测膀胱破裂,经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ml,5min后吸出,若液体进出量差异很大,提示膀胱破裂。

.尿道损伤分为尿道挫伤(尿道内层损伤,****筋膜完整)、尿道裂伤(尿道壁部分全层断裂,引起尿道周围血肿和尿外渗)、尿道断裂(尿道完全断裂,可发生尿潴留)和尿外渗(尿道球部损伤,尿外渗至会阴、****、阴囊、下腹壁皮下;膜部损伤尿外渗至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周围)四种类型。

.会阴部骑跨伤可引起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引起尿道膜部撕裂。

.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时,因出血多及剧疼,可致休克。

.尿道损伤临床表现为休克、腹痛、尿道滴血和血尿、排尿困难与尿潴留等。

.前尿道损伤时可出现尿道口滴血。后尿道损伤时,尿道口无滴血或仅有少量血液流出,尿液可为血尿。

.前尿道损伤常出现会阴部、阴囊、****处肿胀、瘀斑和血肿。后尿道损伤合并尿生殖膈撕裂,也可出现会阴、阴囊部血肿,一般尿外渗至腹膜外膀胱周围。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本病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上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腰痛、肾区压痛或叩痛等泌尿系统表现。

.尿细菌学检查是诊断尿感的主要依据。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l05/ml,为真性菌尿;如菌落计数/ml为污染,~/ml为可疑阳性。

.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做B超检查以排除梗阻和结石。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0ml,以增加尿量,冲洗膀胱和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

.做尿细菌定量培养时需注意

(1)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日后留取尿标本。

(2)取清晨第一次清洁、新鲜的中段尿送检。

(3)留取尿标本时,充分清洗会阴部,消毒尿道口,用无菌试验留取中段尿,并在1小时内做细菌培养,或加防腐剂冷藏保存。

(4)尿标本中勿混入消毒药液,女性病人留尿时,注意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及经血混入。

.尿路感染的健康教育:尽量避免尿路器械检查;与性生活有关者,性生活后立即排尿;有膀胱一输尿管反流者,养成“二次排尿”的习惯;多饮水,勤排尿,注意外阴部清洁;注意劳逸结合及饮食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抗菌药物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坚持完成疗程是治愈的关键。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认为与体内梁酮、双氢睾酮及雌激素的分泌紊乱有关。受凉、寒冷、劳累、饮酒及进辛辣食物等因素,常是病情加重的诱因。

.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病人最初出现的症状。早期仅表现为夜尿次数明显增多。

.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典型表现。

.前列腺增生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应及时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或配合医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前列腺增生病人防止术后出血是手术后护理的重点。通常采用气囊导尿管压迫前列腺窝,达到止血作用。根据前列腺窝大小,将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0~30ml,并轻度牵引,一般维持牵引8~10小时。

.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若血尿明显,检查气囊导尿管的气囊充液情况及是杏位置松脱,并在冲洗液中加入氨甲苯酸或氨基己酸等止血剂,并关闭引流管30min,配合全身应用止血剂。









































白癜风缺铜吃什么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lctx/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