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份,超声科的随访病历中有两例胎盘早剥,产前超声均无明显阳性体症,产后均证实有早剥。都发生在晚孕临产,一例有出血,无明显腹痛症状,另一例发生于产房规律宫缩发生后,少量出血,并胎心减慢。
超声为什么不能发现所有的胎盘早剥?这是许多临床医生困惑的地方,也是超声与临床急需要沟通和了解的地方。不能胎盘早剥这个锅都要超声医生来背!!!
一、胎盘早剥是指孕20周后胎儿娩出前胎盘自母体部分或全部剥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和腹痛,常伴有子宫高张性收缩、子宫压痛和胎心率异常,是造成母儿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胎盘早剥病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吸烟、使用毒品及子宫器质性病变等。
显性出血:底蜕膜出血,量少时无明显。临床表现,血肿增大可出现阴道流血。隐形出血:底蜕膜出血,血液积聚与胎盘和子宫壁之间,无阴道流血。混合性出血:胎盘出血后血液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由胎盘边缘及胎膜向外流出。胎盘早剥的危害?
胎盘早剥对宝宝来说,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胎死宫内。
对母亲来说,可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此外,胎盘早剥发生时,羊水可以通过子宫开放的血管进入母亲血液循环,导致羊水栓塞。
二、临床分级分型(国外)
到目前为止,胎盘早剥的诊断仍然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的临床诊断。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受胎盘位置、剥离面积大小、剥离位置的影响,临床表现多样。当出现严重腹痛、阴道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或胎死宫内等典型的胎盘早剥症状时,诊断并无困难,但母儿已处于危急状态,临床处理十分棘手。而胎盘早剥早期的症状体征均不典型,使临床诊断存在困难。
|级
平均胎盘后方的出血量为~ml,可无临床症状,分娩后检查胎盘后发现,后壁胎盘尤其如此。也可能出现不规律腹痛,临床表现易与先兆早产或临产相混淆,此级虽危害不大,但不除外向Ⅱ级发展的可能,临床处理时应时刻警惕。
Ⅱ级
有产前出血的临床症状,胎儿存活,平均胎盘后方的出血量为~ml;25%患者出血量>ml,此级患者92%有胎心率异常。
此级随着剥离面积增大,可出现阴道出血伴不规律腹痛,伴子宫张力高。如临床问诊或查体不仔细,也易诊断为先兆早产或临产,观察期待过程中容易发生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
Ⅲ级
存在胎儿窘迫,所有的母儿死亡发生在此级。进一步可分为两级,ⅢA级为胎儿窘迫伴母体凝血功能异常,ⅢB级仅表现为胎儿窘迫。症状日趋典型,诊断较为容易。
诊断
Part1
典型胎盘早剥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候与前置胎盘、前置血管、临产、子宫破裂等难以鉴别。传统所说“无痛性阴道出血为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伴疼痛为胎盘早剥”往往却不尽然,比如后壁胎盘剥离时疼痛症状/体征常不明显。而上述鉴别诊断其实亦可能多种并存,比如早剥触发临产、产程中发生早剥、前置胎盘的先兆临产等,则临床情况将更加扑朔迷离。对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行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无理想的诊断价值。MRI检出率及特异性较高,但“费时”又“费力”,并不常规应用。
Part2
影像学诊断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超声检查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产前出血的病例,临床医师总是依赖超声信息给出诊断。位于子宫前壁的严重的胎盘早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盘后方的血肿或胎盘增厚,对诊断有帮助。对于剥离面积小的子宫后壁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价值有限。
产前出血病例中超声检查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除外前置胎盘,并不能除外胎盘早剥。在严重胎盘早剥的病例,胎儿窘迫情况严重时,超声检查可能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国内文献也报道胎盘早剥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6.4%。故对于胎盘早剥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在母儿情况稳定条件下,可以行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阴性并不能除外胎盘早剥。
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检查对于胎盘早剥诊断的意义。提出对于妊娠晚期出血患者,如果超声检查阴性,而胎盘早剥的诊断可能改变患者的处理时,行MRI检查可以准确的证实或除外胎盘早剥。在行MRI检查之时,应与患者进行详细和良好的沟通,使其了解检查的目的和意义[6]。
Part3
电子胎心监护的动态监测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
胎盘早剥的早期症状易与先兆早产或临产混淆而延误诊治。电子胎心监护对于胎盘早剥的诊断非常重要。无论胎盘位置如何,剥离面积或剥离位置如何,影响胎盘供血,即可出现异常监护图形。
文献报道胎盘早剥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相关,尤其是胎儿心动过缓[7],27例胎盘早剥胎儿心动过缓病例中,脐动脉血pH<7.0发生率为59%,平均脐动脉血pH为6.96±0.22;10例严重胎儿心动过缓低于80bpm者,平均脐动脉血pH为6.85±0.24,其中3例发生脑瘫,1例新生儿死亡;29例胎盘早剥反复晚期减速病例中,脐动脉血pH<7.0发生率为7%,平均脐动脉血pH为7.24±0.12。仅有1例脐血pH6.92的新生儿发生脑瘫。
医院黄振宇等[8]总结40例胎盘早剥病例,27例在分娩前出现了不止一次的不同程度的监护异常图形,以基线变异消失为最多,其次为晚期减速,提示当临床出现不能解释的胎心率异常时,要考虑到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
胎心监护是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尤其对于未足月的胎盘早剥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终止妊娠的决定难以决策,动态或持续的电子胎心监护是可行和安全的做法。如电子胎心监护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即是紧急终止妊娠的指征,从而避免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
三、总结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是产科危重急症,早期诊断对改善母儿预后有重要作用。胎盘早剥的诊断需结合高危因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做出。在诊断不明情况下,动态监测母儿生命体征十分重要。
1.对于剥离面积小的子宫后壁胎盘早剥,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腰酸腰痛,而无腹痛无阴道出血。超声诊断价值有限,不易诊断,往往漏诊。。
2.产前出血病例中超声检查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除外前置胎盘,并不能除外胎盘早剥。
3.在严重胎盘早剥的病例,胎儿窘迫情况严重时,超声检查可能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4.国内文献也报道胎盘早剥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6.4%。故对于胎盘早剥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在母儿情况稳定条件下,可以行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阴性并不能除外胎盘早剥。
5.虽然对于产前出血的病例,临床医师总是依赖超声信息给出诊断,但是,对于胎盘早剥:到目前为止,胎盘早剥的诊断仍然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的临床诊断。
6.“母子平安”是妇产科与超声诊断的共同目的,多沟通多交流,相互理解不埋怨。产科医生、超声医生都要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最新学科发展动向,不固执不偏见,正确理解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养成良好的思维,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与体症,对于不典型的胎盘早剥,要结合其他检查,并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