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考研重点内科护理循环系统4心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3-9 14:58:47   点击数: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2864.html

本人辛苦总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二传二改!!!

每日一练:(答案见文章底部)

1.最危险的心律失常是()

A.室早RonTB.阵发性室速C.心室纤颤D.心房纤颤

E.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

2.某患者的ECG表现为,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的P波,心电图诊断是()

A.室性期前收缩B.房性期前收缩C.交界性期前收缩

D.房颤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红色字体和黄色阴影为重点

1.心律失常的分类: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冲动形成异常又分为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多选)和异位心律两类,其中异位心律按照快速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偶发、频发、阵发、扑动、颤动)。冲动传导异常以房室传导阻滞为重。

2.折返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机制。(单选)

3.窦性心率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0.20秒。

4.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①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②其后常可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③下传的QRS波形态正常。

5.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①病因:心肌梗死、慢阻肺、洋地黄中毒、低血钾;(多选)②心电图特征:1)心房率150-200次/分;2)P波形态不同;3)常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呈2:1常见;4)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6.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有3种或3种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心室律不规则,可发展为心房颤动。

7.心房扑动与颤动最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单选)

8.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单选)的危险性大,栓子来自左心房,多在左心耳部(单选)

9.房颤心脏听诊特点:①第一心音强弱不等;②心室率绝对不规则;③脉搏短绌(多选)

10.心房扑动心电图:①P波消失代之以250-300次/分规律的锯齿状F波;②心室律规则或不规则;③QRS波形态一般正常

11.心房颤动心电图:①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间隔不均匀、形状、大小不等的f波;②RR间隔极不规则,心室率在100-160次/分;③QRS波形态一般正常。

12.最有效的终止房扑方法为同步直流电复律(单选),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单选)。

13.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①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②前向传导产生提前发生的QRS波;③逆向传导产生逆行P波。

1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节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单选),心室率-次/分,首选腺苷(单选),食管心房调搏术(单选)能有效终止发作,有严重症状时同步直流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15.预激综合征解剖学基础为房室间有普通心肌组成的附加肌束,最常见的有房室旁路(Kent束)(单选)。临床上常有心动过速发作,80%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可恶化为室颤,导致心衰、低血压。

药物治疗:

①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为腺苷或维拉帕米静注,无效时可改用普萘洛尔;

②发作快速房扑与颤动,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施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利多卡因与维拉帕米合用会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的心室率,应禁用;

④洋地黄缩短旁路不应期,使心室率加快,不能用。

⑤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预激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

16.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单选),听诊第二心音强度减弱(漏跳感),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电图特征:①P波消失,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②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③室性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间歇。

17.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单选)。心电图特征:①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畸形;③心房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群无关,形成房室分离;④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诊断的重要依据。

18.心室扑动与颤动(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单选),临床表现为:①突发意识丧失、抽搐、继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无法测到。

19.按阻滞严重程度,将心脏传导阻滞分为三度:

(1)第一度:传导时间延长,全部冲动仍能传导;(2)第二度:分为两型:莫氏I型和II型。I型: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次冲动不能传导;II型:间歇性的传导阻滞。(3)第三度:又称完全性传导阻滞,全部冲动不能被传导。

心电图特征:

①第一度:PR间期超过0.2s,无QRS波群脱落;

②第二度I型(有规律):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5:4;

③第二度II型(无规律):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PR间期恒定不变;

③第三度: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P波与QRS波群间无关。

20.心律失常的病人取高枕卧位、半卧位(单选),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原因:左侧卧位时病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感不适加重)(单选);

21.心律失常病人的用药护理:(下面列出来的不良反应是各个药物重要的不良反应,书上划下来。)

1)奎尼丁:低血压、恶心、呕吐、视听觉障碍等。

2)利多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3)普鲁卡因胺:发热、粒细胞减少。

4)普罗帕酮:口内金属味、加重支气管痉挛。

5)普萘洛尔(心得安):低血压、可加重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病人可能引起低血糖。

6)胺碘酮:肺纤维化是其最严重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光过敏、角膜色素沉着等。

7)维拉帕米(异搏定)低血压、偶有肝毒性,增加地高辛血浓度。

8)腺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

21.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根治方法是射频消融术,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步直流电复律,慢性心动过缓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安装起搏器。

今日答案:1.C,2.A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可爱们动动手指,点点“”和“”呀~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学姐更新的动力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bzzs/1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