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药二》中关于抗癫痫药考试重点!让大家节约学习时间,精准掌握各章节考试脉搏!
一: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钠通道阻滞
机制
阻滞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的发放
二苯并氮?类
代表药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机制
增强钠通道的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的发散,以及通过阻断突触前钠通道和动作电位发散,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兴奋性,产生抗癫痫作用
乙内酰胺类
代表药
苯妥英钠
机制
通过减少钠离子内流而稳定神经和心肌细胞膜,限制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延长通道失活时间而减少钠和钙离子内流,抑制神经元持续性高频发放,阻止异常放电向周围的传导
拉莫三嗪
机制
为电压敏感性钠通道阻滞剂,通过减少钠内流而增加神经完的稳定性
γ-氨基丁酸调节
代表药
丙戊酸钠、苯巴比妥、苯二氮?类和拉莫三嗪等
钙通道阻滞
乙琥胺
减弱丘脑神经元中的T型钙电流,这种电流在膜电位变得更加超极化时会进一步被减弱。乙琥胺可有效治疗失神发作,但对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癫痫发作无效
加巴喷丁
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δ辅助亚基结合,可能抑制钙离子内流并减少神经递质释放。该药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二:抗癫痫药的作用特点
药物
作用特点
卡马西平
为肝药酶诱导剂
苯妥英钠
为肝药酶诱导剂。体内代谢过程存在限速或饱和现象,在小剂量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而大剂量、血药浓度较高时则为零级动力学过程。容易出现蓄积中毒
拉莫三嗪
为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滞药,可以抑制谷氨酸锈发的爆发性放电;阻滞病灶的异常高频放电和神经细胞膜去极化,但不影响正常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可对抗超强电刺激引起的强直性惊厥,此作用比苯妥英钠强
三:抗癫痫药的典型不良反应
苯妥英钠
常见不良反应
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嗜睡、发音不清、手抖、齿龈增生、出血及昏迷
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超过20μ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超过30μg/ml时出现共济失调,超过40μg/ml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嗜睡、昏迷
禁忌证
①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②Ⅱ-Ⅲ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卡马西平
常见不良反应
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头痛;
变态反应:皮疹、史蒂文斯-约翰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严重可以致死,推荐在开始使用卡马西平前进行等位基因的筛查
丙戊酸钠
常见不良反应
肝脏中毒出现球结膜和皮肤黄染;致死性肝功能障碍;胰腺炎;月经不规则及多囊卵巢;体重增加
禁忌症
有明显肝脏功能损害患者禁用丙戊酸钠
加巴喷丁
常见不良反应
嗜睡、疲劳、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体重增加、血糖波动、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感觉异常
禁忌症
对本药过敏者和急性胰腺炎患者
拉莫三嗪
常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心悸、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心动过速、血管舒张、热潮红
严重不良反应
面部皮肤水肿、肢体坏死、腹胀、光敏性皮炎等。
四:抗癫痫药的代表药品
卡马西平
适应证:用于治疗癫痫、躁狂症、三叉神经痛、神经源性尿崩症、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
丙戊酸钠
适应证:广谱抗癫痫药。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身性强直性-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尚可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
苯妥英钠
适应证:①抗癫痫:为治疗大发作(强直-痉挛发作),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面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
②三叉神经痛。
③抗心律失常: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④其他: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肌强直症
甘肃博致教育
G1NSU01兰州校区: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