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廖先生作为泸州本地人
游泳技术在冬泳大军中
年11月25日,廖先生在冬泳锻炼时突然感到胸闷,胸前像被块大石头压着一样,并开始冒大汗,10多分钟后慢慢缓了过来,当时以为是热身不够。
可第二天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后
冬泳时再次出现了相同的症状
这次却不见缓解
家人迅速将廖先生送到了西南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由于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被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廖先生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
心电监护提示室颤,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测不出。
近20分钟的全力抢救后
心电监护仪上终于出现了心率
基础生命支持成功
廖先生虽然恢复了生命体征,但仍然没有意识。重症医学科李晓斌主任指出,当下脑复苏是关键。
陈倩副教授立即对廖先生予以积极治疗和密切监护第2天,肢体可以屈曲,开始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第3天,呼唤出现睁眼反应;
第5天,能按医生指令活动,并恢复了意识;
……
第9天,廖先生成功从死亡线上挣脱。
年12月19日康复出院!
年4月2日,廖先生和家人将“妙手巧施一切为民”的锦旗送到了重症医学科陈倩副教授及医护人员手上,他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要不是疫情原因,我早就送锦旗来了。”
西南医院
重症医学科
陈倩副教授介绍
像廖先生这样因急性心肌梗死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很多。
多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
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常见的诱因有:
过劳、激动、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
预防心肌梗死发生,除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很重要。
先兆症状主要表现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发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
1、首先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医院就诊。
3、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医院。
重症医学科(ICU)
重症医学科(ICU)是国家重点专科培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科室。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4名,其中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全国第三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科室拥有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气分析仪、除颤器、微量注射泵等先进设备,主要对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急、危重症开展抢救治疗,尤其擅长器官功能监测和器官功能支持。同时研发了愈伤超声雾化液等专科制剂,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特色诊疗技术。
科室服务理念:精湛技术,优质服务
联系-
西南医院开通“胸痛患者优先”治疗渠道。医院后,根据院内“胸痛中心”指示牌到达就诊地点。
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于年6月30日成立,由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思进教授担任中心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分管医疗业务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目前拥有医护人员40余人,是一个多学科联合参与(包括基层医疗单位,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等),通过快速诊断与危险评估,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缩短心梗者的心肌缺血时间、降低死亡率,同时,还要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危患者,减少漏诊、误诊及过度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区域协同医疗中心。
急诊科:门诊一楼
心内科病房:第一住院大楼五楼
CCU:第一住院大楼五楼
导管室:门诊一楼
急诊科
心内科
导管室
关于胸痛的救治:点击下方链接查看23天!病情反复的她如何死里逃生?
屡屡中招的他们如何化险为夷?
反复胸痛17小时!如果您在身边,会如何处理?
点击下面关键词,了解更多健康资讯:疼痛麻醉周便秘
脂肪肝
腰椎间盘突出挂号秘籍
毛熙光教授挂号攻略
医院停车攻略新晋高级职称专家(一)
新晋高级职称专家(二)审稿/汪建英编辑/王凡校对/代旭锋投稿邮箱:XNYDZYYXCB
.COM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