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搅团 发布时间:2025/5/4 12:00:20 点击数: 次
昨天的文章被删了。吁!不就是骂人嘛,这玻璃心,也煞敏感脆弱,投诉毛线。哼哼。算了,今天猫姐来兑现前天的诺言,说好要介绍一部好看的美食纪录片馋死你们的。客官,来啦~《风味人间》坦白说,看的时候差点馋哭。嘤嘤嘤,看起来好香,好好吃。想吃!能吃!先放图馋下你们。怎么样,流口水没有。别装,我知道你流了的。哈哈。猫姐勉强算是个美食爱好者。虽然经常一碗麦片两颗鸡蛋能打发一餐,炒菜水平堪堪停留在“能吃”两个字上,但哪怕再弱鸡,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食的追求。美食纪录片更是看了无数。《舌尖上的中国》一到三季,一季不落。以及《寻味顺德》、《水果传》、《老广的味道》等等小而美的纪录片。而我跟你说,《风味人间》更是了不得了。这是陈晓卿离开央视后的第一部作品。他在微博上谦虚地说:“节目不算难看。”节目仅开播1小时,播放量就突破1亿,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比《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还要受欢迎。你要不知道陈晓卿,那你总该知道《舌尖上的中国》吧。他就是《舌尖1、2》的总导演。被全网骂得很惨的《舌尖3》是央视在他出走拍摄的。大家都说,《舌尖3》不是那个味。现在,他王者归来,带回来另一部陈晓卿味的片子。从内陆到海洋,从山川到河流。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触及灵魂的情感表达。更给予屏幕前观众眼、鼻、耳、口五官上的直接体验。而整部片子的摄影效果简直赞。航拍、显微镜、高速摄影,4K高清画面,视觉效果拔群,从内到外透露的是“不差钱”。看的时候,就一个字,“爽”!《风味人间》它回归食物本身,并对食物追本溯源,从自然物产、地理环境、社会习俗、文化方式等角度进行诠释。来,看下都讲了什么美食。手抓羊生长在阿尔泰山南麓的阿勒泰大尾羊,更是长年逐水草而居。随着长途迁徙使得大尾羊的肉质十分紧实,低温的环境又它让积累了大量绵密的油脂。当年生的羔羊最是嫩不过,宰杀好后放到清水炖煮,出锅即食就是手抓肉。是夏季难得的美味。成年羊肉又有另一种做法。切块放进奶捅,内加高温卵石炙烤,桶外用大火炖煮,内外同时加热,奶桶肉肉汁丰盈,香味奇异。没吃过这种做法,表示想吃,能吃。马肉哈萨克牧民会在冬季的时候用马肉做一道当地特色菜——“阔尔扎克”。新鲜的马肉直接翻炒食用。紧实爽口,低脂肪,高蛋白。是冬日里难得的一道美味。为了保留着美味。哈萨克牧民还有绝招,依照古老流传下来的方子,把肉制成风干肉或熏肉,最后把肥瘦适中的马肋排连骨带肉灌入马肠里,悬挂晾干。在微观显微镜下,我们能清晰看到一丝丝冰花绽放在红肉上,这是天气与时间的作用。能最大程度锁住马肉的味道。火腿明弘治《徽州府志》中记载:(火腿)多于入腊前后宰,藏瓮中磠淹槽沃近两旬,出而燎之干略带濡,置于闲屋当风处,名曰火肉,亦曰腊肉。皖南徽州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深处不同地域,神奇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做了同一种美味。一个是中国式家庭作坊。一个是现代化、商业化、精准化的专业流水线不同的做法,同样的美味。旗鱼说起来,第一集中最喜欢的就是旗鱼的故事。或者说,喜欢的是敢于在风浪之颠追逐旗鱼的镖鱼手卢旻易。镖鱼,就是指捕鱼人徒手用长镖在海上猎捕大型鱼类,这也是对海洋损害最小的捕鱼方式。寒风凛冽,渔船在狂风巨浪的大海中逆浪而行。卢旻易屹立在剧烈颠簸的船头,手持20公斤三叉镖竿,摒心静气、目不转睛,就是为了捕捉一条逆浪而行的旗鱼。勇敢,强大,无畏。冬季旗鱼最为肥美,油脂绵密,适合做生鱼片。除此之外,旗鱼皮富含胶原蛋白,大火旺炒,就是一道非常家常的三杯旗鱼皮。肉质嫩滑,鲜香可口。再来一杯梅子酒,真真人生一大乐事也。土豆不要小看土豆这食材,做法多着呢。在法国,有一种最普遍的土豆泥做法。牛奶鱼土豆泥均匀搅拌,加入奶酪。加热后,奶酪的韧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成为一道当地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在东方的河南。人们将蒸熟的土豆泥捣烂。做成洋芋搅团,撒上葱蒜辣椒汁水,酸辣辛香,软绵可口。跨越大洲,这是一场东西方文化相得益彰的碰撞火花。除了以上详细介绍的美食,片子还大量介绍了大闸蟹,清炒冷笋等各色美食。或清蒸,或搅饭,或小炒,无一不活色鲜香,令人口水垂涎,恨不能大快朵颐。看完之后,很绝望得发现,我大概会胖十斤。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不管怎样,猫姐非常喜爱这个片子。美食纪录片从来不太好拍。拍得出色更是难上加难。陈晓卿说过一句话,“与其赞美菜肴,不如赞美做菜的厨师,与其赞美厨师,不如赞美采集食材的人,与其赞美食材不如赞美这一片土地。”很显然,他做到了。《风味人间》色、香、味、人俱全。真真再是好不过。:有只猫电影毒舌、吐槽、八卦,看尽所有电影,写尽所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