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室性早搏是危险信号室性早搏系列之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0-9-7 23:04:29   点击数:
  60岁的王大叔刚退休,本拟好好规划退休生活,但最近生活不如意,近三个月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并且曾发生了数次眼睛突然发黑要晕倒。自己没在意,但在家人的医院检查一下,门诊医生听心脏发现心脏跳的不整齐,赶快查个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并且心电图的T波倒置很明显,这是严重心脏疾病的信号,即刻安排住院检查。住院后心脏彩超发现王大叔的心脏心室肌肥厚明显,冠脉造影没有发现严重冠心病,相关血液等检查未发现心肌肥厚的其它原因,血压也不高,医生又安排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不但有频发室性早搏,还有数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疾病的诊断已呼之欲出,王大叔竟然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继续追问病史,吓人一跳,王大叔的叔叔竟在50岁左右的时候猝死了!肥厚型心肌病伴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同时还有猝死家族史,这可是危险的信号,猝死风险较高,愁云笼罩住了王大叔的家庭。考虑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为基因突变所致,王大叔的兄弟姐妹医院查了心脏彩超,并采血进行基因检测。同时还给王大叔制定了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必须的,美托洛尔等药物很快用上了,以降低猝死风险,后续的问题主要在于万一发生了猝死,如何抢救?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发生多为发生心室颤动所致,往往可能是一个很不巧的室性早搏恰巧发生在一个不巧的时间,导致了心脏骤停。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电除颤,也就是电视剧中常常看到的电击抢救,电视剧中医生拿了两个除颤的手柄,放在胸口上,充电后大叫一声大家都离开,然后放电电击一下,人跳了起来,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就醒了,但那毕竟是电视剧的主人公,自带主角光环,永远能够醒来,而现实世界是残酷的。现实世界是一旦发生猝死,普通百姓很难及时拿到除颤仪,也很少有人会使用除颤仪,更听说现在倒在马路上旁边的人甚至多数都不敢施救了,而心脏骤停4分钟后大脑即发生不可逆损伤,就很难醒了!真实的心脏骤停院外抢救成功率可能小于1%。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需要救命神器--植入体内的除颤器即ICD出马了。ICD可以像普通起搏器一样埋在体内,它既代替了心电监护仪的功能,能够时刻监测人体心跳,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又代替了医生的功能,机器能够自动识别心内电信号,1分钟内即可做出病情判断,并立刻给出治疗决策;还能起到除颤器的作用,在需要时自动放电,以比体外小的多的电量在人体内进行电击抢救,人可能还没晕倒或刚晕倒就启动治疗挽救生命。

ICD之父:Mirowski教授

充分与王大叔及家属沟通病情,王大叔欣然决定植入ICD为自己保驾护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王大叔被推入心脏介入中心进行ICD植入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王大叔神志清楚,仅在左侧锁骨下方平坦部位切一小口,把火柴盒大小的ICD机器埋在胸部皮肤下面,机器通过电极导线连通心脏,手术持续约一小时,手术后ICD即刻开始工作,每一秒钟都在监测王大叔的心脏跳动,以及时发现心脏跳动异常。术后王大叔继续坚持服用药物,并定期到起搏器门诊进行ICD检查,终于可以安心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了。

王大叔是一个心肌病患者,外加具有猝死的家族史,室性早搏、短阵室速此时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提示心脏骤停发生风险高,最后需要规范药物治疗以及植入救命神器ICD进行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by/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