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带您解读心电图之一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3-15 19:45:50   点击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检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现在医学检查和化验技术令人眼花缭乱。

患者对检查化验结果了解很少,医生往往由于工作繁忙而不能给以充分的解释。很多与疾病无关的检查结果,被患者误认为大事,导致不必要的焦急甚至惊恐。

窦性心律不齐多数是正常心律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被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跳数,呼气时又可减慢跳数,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记得小品当中的一个语言包袱,“不是心上长豆了吧”来形容窦性心律,当然这是一句笑话,我们听过就算了,但却反映了人们对窦性心律的误解。

不少患者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而且很严重。听了专家的解释,这下不用担心了。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放松精神,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

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它是指在正常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提早发生的一种心跳,也常称之为期前或期外收缩。

早搏虽然很常见,任何人在一生中都很难避免发生,但大多数情况是无害的,即所谓“功能性”或“良性”,仅少数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前兆。

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对于身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无心脏病的基础及心脏病的类型和程度。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最好是不用药,不治疗。有心脏病的早搏,应治疗基础心脏病而不治早搏。

正确对待心动过缓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次,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这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

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动过缓,有的患者也会紧张。有时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吃了β受体阻滞剂,心电图报告说心率每分钟53次或48次/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也不敢再吃药了,自己停药。实际上,心率的合理适度减慢是对心脏的保护。

冠心病的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降至50+次/分,偶尔48次/分,只要无不适症状感觉,不用停药,也不需减量。

合力康牌冠心丸作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联合脂降宁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既能用于治疗又能用于预防。

好药用疗效说话

请输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zd/1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