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一)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64岁职业:离退休人员籍贯:吉林梅河口
首诊日期:年4月12日。发病节气:谷雨前8天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心慌2年。
现病史: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闷、心慌、气短,乏力,曾于中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早、二连律,短阵室速,心力衰竭,植入永久性起搏器,ICD,术后发生过电风暴2次,常觉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全身发热,伴出汗,易疲劳。多地就诊,治疗效果不明显。
刻下症: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全身发热,伴出汗,易疲劳,眼干,口苦,口干,咳嗽,咯痰色白,偶有左脸不适感,怕冷,出汗时怕热,心情急躁,夜休差,须用药助眠,纳可,大便稀溏。
既往史:既往有低血压病史。
家族史:既往史不详。
望闻切诊:舌胖暗滞,舌下瘀暗,苔腻,脉沉无力。
体格检查:Bp:90/64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神志清,精神差,轮椅推入,双肺呼吸音清,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听诊心率70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3-5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檫音。腹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02-12,中医院)心脏超声示:左室增大,左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起搏器植入术后。EF35%。动态心电图:起搏心律+自主心律,起搏器工作方式DDD,室性早搏个/24h,部分成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阵。
诊断: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心悸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后
,频发室早、二连律,短阵室速,2.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湿定悸
方药:雷氏养心活血汤化裁:
西洋参(另煎)10g,麦冬15g,炙黄芪60g,党参30g,桂枝10g,茯苓30g,泽泻15g,丹参20g,益母草15g,苦参15g,甘松15g,石菖蒲15g,琥珀6g(冲),粉防己10g,商陆9g,地龙15g,葶苈子20g,黄连10g,茵陈30g,生地25g,知母10g,百合30g,锻龙骨30g,锻牡蛎30g.共6付,水煎服,早晚分服,日1剂。患者原方自服2月。
二诊:(-4-19)诉服药后胸闷、乏力症状缓解不明显,心慌、出汗症状减轻,眠差,小便调,大便困难。舌红、苔薄黄,脉微。复查动态心电图(-4-20,医院):起搏心律+自主心律,室性早搏次/24h,成对室早2次,室性心动过速1阵,ST-T未见异常改变。
诊断同前,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湿定悸,方药如下:人参15g(另煎),麦冬20g,生地25g,玄参15g,黄连10g,茵陈30g,桂枝10g,茯苓30g,苦参15g,丹参30g,益母草15g,甘松20g,石菖蒲15g,琥珀6g(冲),炙黄芪60g,粉防己10g,泽泻15g,商陆9g,葶苈子25g,百合30g,知母10g,香附10g,郁金10g,地龙15g,玉竹10g.共6付,水煎服,早晚分服,日1剂。
三诊(-6-22):轮椅推入,诉服药后,仍有阵发心慌、心下悬空感,乏力,全身发热,伴出汗,易疲劳等症有改善。舌胖大,边尖红,苔薄黄,脉细结代。服中药两周后停药,平时口服中医院方案如下:索他洛尔18mg,2次/日;卡维地络6.25mg,2次/日;托拉塞米20mg,1次/日;螺内酯20mg,1次/日;枸橼酸钾,2g,3次/日;雷米普利片2.5mg,1次/日;拜阿司匹林mg,1次/日;匹伐他汀,20mg,1次/日;芪苈强心胶囊,4粒,3次/日;黄杨宁,2g,3次/日.复查动态心电图(-6-2,中医院):起搏心律+自主心律,频发室性早搏次/24h,成对室早6次,部分呈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2阵,偶见Ⅰ型AVB,Ⅱ度Ⅰ型AVB发生,起搏器工作方式DDD,ST-T异常改变。心脏B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肌受累疾患,左心增大,左心功能减低。EF35%。二尖瓣微量返流,主动脉瓣微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
患者强烈要求以井先生病案用方。结合症状、舌脉和相关检查,诊断:中医诊断:心悸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西医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后,频发室早、二连律,短阵室速,Ⅰ型AVB,Ⅱ度Ⅰ型AVB,2.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湿,熄风定悸。方药如下:天麻15g,钩藤24g,夜交藤30g,葛根30g,川芎15g,黄连10g,丹参30g,赤芍15g,徐长卿24g,甘松15g,龙齿30g,珍珠母30g,琥珀10g(冲),伏神30g,郁金15g,泽兰10g,黄芪50g,野菊花30g,瓜蒌30g,丹皮15g,栀子15g,太子参30g,土茯苓30g前胡10g,商陆6g。共6付,水煎服,早晚分服,日1剂。患者自己坚持服药2月。
四诊:(-8-16,远程)诉心慌、心下悬空感已改善,乏力,全身发热,伴出汗,易疲劳等症明显减轻,已不用坐轮椅了,可以下地活动,就是服药后有恶心、呕吐发生。舌胖大暗滞,苔薄白,脉细结代。复查(-8-17,医院)动态心电图:起搏心律+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次/24h,二联律、三联律消失,室性心动过速4阵,Ⅰ型AVB,Ⅱ度Ⅰ型AVB消失。心脏B超:左心轻度增大,左心功能减低。EF42%。二尖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治法效不更方,原方去商陆改6g,加入炮姜15g。呕吐症状有改善。患者继续守方服药2月。
五诊(-10-18):已不用坐轮椅了,自诉心慌很少发生,气短、乏力较前明显改善。发热消失了。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复查(-10-1,医院):动态心电图示:起搏心律+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次/24h,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Ⅰ型AVB,Ⅱ度Ⅰ型AVB未发生。心脏B超:左心轻度增大,左心功能减低。EF3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辩证:心悸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兼有肝郁脾虚)治法:舒肝理气、补益气阴、活血化湿宁神,方药:养心活血汤化裁:人参10g(另煎),麦冬15g,五味子10g,丹参30g,陈皮10g,莪术15g,百合30g,知母15g,生地20g,当归10g,半夏10g,茯神18g,泽兰15g,生姜10g,豨莶草15g,山萸肉15g,蛇床子18g,赤芍15g,菖蒲15g,郁金15g,佛手15g,香附15g。共6付,水煎服,早晚分服,日1剂。患者自己坚持服药2月。
电话随访(-12-5、-1-22):患者自觉非常好,心慌、气短症状消失了,睡眠改善了,没有恶心呕吐发生。可以脱离轮椅,出外散步,一天可以走米,可以上街买菜、做家务了。
按语:患者老年女性,病程日久,脏器亏虚,脾失运化,内生痰湿,气虚无以行血,血瘀体内,痰瘀互结,脉络不通,胸阳不展,故胸闷、气短、乏力;气虚日久则气阴两虚,心神失养则心悸。气虚卫表不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则多汗,出汗时可以发热,肝血不足则无以柔肝,心情烦躁。辨病属于中医心悸病范畴,证属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肝郁脾虚,首诊在雷氏养心活血汤基础上,补益气阴、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宁心柔肝,加苦参、甘松、石菖蒲、琥珀开窍宁心安神,加粉防己、泽泻、商陆、葶苈子利水强心,加知母、百合、玄参、玉竹加强补阴安神作用,加茵陈化湿疏肝,加锻龙骨、锻牡蛎固表敛汗。二诊已明显见效,心慌症状明显减轻,室性早搏减少到个/24h,效不更方,原方加入郁金、香附,加强疏理气的作用。三诊因自行停药,以西药治疗为主,病情有反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明显增多,偶见Ⅰ型AVB,Ⅱ度Ⅰ型AVB发生。轮椅推入,心功能衰竭,较前加重,心脏B超显示心功能没有改善。以雷老经验,取“风性善行而数边”,熄风宁神之意,方选天麻钩藤饮化裁,活血祛湿,熄风定悸,加入徐长卿、甘松、龙齿、珍珠母、琥珀、茯神等安神定悸;土茯苓、前胡、商陆强心利水,瓜蒌祛痰宽,黄连、丹皮、栀子清热凉血,郁金、泽兰舒肝理气,川芎、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祛湿,熄风定悸。经治疗心悸、心衰得到明显改善。有恶心、呕吐症状,考虑商陆不耐受,四诊去除商陆、黄连,经复查室性早搏明显减少,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Ⅰ型AVB,Ⅱ度Ⅰ型AVB未发生,说明治法方药有效,心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心烦、乏力、失眠有改善。活动耐力增强,EF值有增高。五诊,在原治疗基础上补益气阴、活血化瘀、祛湿,巩固疗效。经随访治疗效果很好。中医辨证思维很关键,在雷老创见得从“风”论治心律失常,取其“风性善行而数变”,熄风定悸治疗得到进一步证实。
病案(二)姓名:王某性别:女年龄:82岁职业:离退休人员籍贯:西安市莲湖区,首诊日期:年11月21日。发病节气:小雪前1天
主诉:间断心慌50年,伴眩晕、口角流涎10天。
现病史:50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具体不详)。年起于我院门诊就诊,给眼口服养心活血汤加味,服后心慌症状减轻,自己继续服用,每遇心慌症状发生,自己用原方服用,已坚持12年,目前病情稳定。平时服用中草药、心可舒、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10天前伴发眩晕、口角流涎,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间歇性III°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腔隙性脑梗死、高脂血症”,建议起搏器植入术,未接受,给于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为求中医治疗,今来我院。
刻下症:心慌、头晕,口角流涎、食欲、二便、睡眠可。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60mmHg,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尚可。
望闻切诊:舌淡苔白腻,脉细涩。
体格检查:血压/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形体适中,活动自如,双侧鼻唇沟对称,无口角歪斜,口唇无发绀,伸舌不偏,双肺呼吸音清,未问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6次/分,律不齐,可问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问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胁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年6月7日医院)动态心电图示:间歇性III°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频发性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头颅核磁共振检查:1.右侧额叶皮层下、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孔中心多发腔梗。2.脑白质变性。心脏B超:室间隔增厚,左房增大,考虑高血压所致,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主、肺动脉瓣返流(少量);二、三间瓣返流(少量);颈部B超:颈部动脉声像图符合动脉硬化性血管改变伴斑块形成。
诊断:中医诊断:1.心悸(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2.眩晕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间歇性III°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腔隙性脑梗死、高脂血症。
治法:补益气阴、祛痰活血、安神定悸
方药:养心活血汤加味:西洋参(另煎)10g,麦冬18g,五味子10g,佛手15g,丹参30g,桂枝10g,粉葛根30g,川芎15g,天麻10g,百合30g,莲子15g,枸杞子15g,炙黄芪30g,橘络10g,络石藤20g,细辛3g。6付:一付/日,2次/天分服,每次ml
银杏叶片共3盒每次2片三次/天,口服
按语:患者老年女性,有间断心慌50年病史,年老体弱,脏腑衰竭,先天之本亏虚,后天之本不足,脾气亏虚,生化不足,运化乏力,气虚血瘀,水湿不运而生痰,痰瘀互结,气阴不足,心神失养,则心悸不宁,经脉亏虚,脑窍失养则眩晕,流涎。结合舌脉,本病属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之证。治疗当补益气阴、祛痰活血、安神定悸,方选雷氏养心活血汤,补益气阴、祛痰活血,加佛手、川芎等活血化瘀、行气通经,加天麻、橘络、络石藤活血通络,加百合、莲子、枸杞子补益心肾,葛根、炙黄芪补气升阳降压,加桂枝、细辛加强温经通阳作用。该患者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坚持服用雷氏养心活血汤12年,改善症状有效,说明养心活血汤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有效。
请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