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周玉文大夫修元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3-23 1:10:01   点击数: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河北周玉文大夫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所发表的文章,让我们跟随周大夫一起了解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以及应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应该怎么做。

二等奖

周玉文

迁安市仁源堂诊所

摘要:

目的:评价修元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修元口服液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缓慢性修元口服液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致心律失常作用,且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基本无药可用。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能够增快心律、长期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我们用修元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年5月-年6月医院心内科门诊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平均63.6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3岁,平均62.3岁。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参照石毓澍《临床心律学》[1]制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排除诊断:

(1)药物等引起窦房结冲动形成及传导障碍者;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伴心动过缓者;

(3)已安装起搏器者;

(4)严重心律失常出现频发阿斯综合征者及病窦出现慢-快综合征者;

(5)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元气亏虚、肾阳不振诊断标准。症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心动过缓、呼吸短促、四肢乏力、语声低微、食欲不振、动则汗出。脉象沉缓无力,舌质淡嫩,苔薄白或白腻。

方法:两组均接受肠溶阿斯匹林片、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修元口服液(由人参、人参露、五加参、蛤蚧、肉苁蓉等组成,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每次10毫升,一日2次。对照组:口服阿托品片0.3-0.6mg,每6小时1次,或舒喘灵片2.4mg,每8小时1次。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做疗效总结。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

二、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拟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心率(窦性心律)比治疗前提高,缓慢性心律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心率(窦性心律)比治疗前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明显改善;有效:部分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心率(窦性心律)比治疗前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症状和24h动态心电图心率(窦性心律)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本研究中例患者无意外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未发现与修元口服液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3.05%,对照组为69.4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9

6

17

26

10

83.05*

对照组

59

5

13

23

18

69.49

三.讨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并不罕见,属中医“心悸”、“心慌”等范畴。修元口服液由人参、人参露、五加参、蛤蚧、肉苁蓉等组成,全方具有“益气养心、强心培元”的功效。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人参皂甙具有强心,调整血压,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作用,能减弱或消除由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不整,对心室纤颤时心肌无力有改善作用[3];人参露的加入是本品的一大特色,一般产品处方中只有人参,并不含有人参中挥发性成分,本品处方中含有的人参露是经特殊的冷凝工艺收集获得,保留了人参的挥发性成份;蛤蚧具有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等功效;五加参具有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的作用;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经大量的临床应用,修元口服液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证据,口服安全有效,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一新的途径。

本研究通过对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修元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心率,改善心律失常,提高生活质量,无与该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当然,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观察方法简单,要更全面客观的反应该药的作用,还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毓澍《临床心律学》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周玉萍冯玲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心律失常学》年中医古籍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zd/11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