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规格:3ml:0.15g
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早在年以冠状动脉扩张剂问世,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广泛,堪称为心律失常的“万金油”。
电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
1.电生理作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以此来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2.药理作用:除抗心律失常作用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还可以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等四个方面来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
药代动力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具有高度脂溶性,在体内主要通过CYP3A4代谢,其负荷期和半衰期长并且因人而异,具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罗列如下:
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胺碘酮使用适应证广泛,静脉可用于除颤无效的室颤/室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电风暴”辅助用药、房颤的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房扑等。
年《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推荐了其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用法用量,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等联合发布的《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推荐胺碘酮转复房颤及维持窦律需分次给药,具体用法汇总如下表:
不良反应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根据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如下分类: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慎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情况:窦性心动过缓;Q-T延长综合征;低血压;肝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明显增大,尤以心肌病者;白内障、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忌用;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疑有潜在的窦房结病变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者慎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对心脏显著增大,尤其是心肌病患者静脉注射属相对禁忌,因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禁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情况: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有既往史者;碘过敏者;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有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引起晕厥者。
注意事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禁用生理盐水配制,是由于胺碘酮为苯环上二碘取代物,一般来说碘取代物不稳定,容易发生自发脱碘降解变质,偏酸的环境可抑制胺碘酮的降解。而且由于NaCl溶液中的氯离子取代苯环上的碘,而产生沉淀。如果用生理盐水配制可以看到沉淀物生成,当静脉注射时会产生严重后果,故临床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时应使用5%葡萄糖配制。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在体内的有效药物浓度为1~2.5μg/mL,中毒血药浓度1.8~3.7μg/mL及以上。且易引起严重外周静脉炎,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使用胺碘酮后可导致患者心衰加重,因此,静脉注射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患者。此外,胺碘酮可与地高辛、华法林、辛伐他汀及洛伐他汀发生相互作用,合用时应根据血药浓度对其剂量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李美春,侯庆进,张国.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杂志,,09(01):-.
蔡清亮.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01):.
钟声宇,张宏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09(02):-.
卢佃华.胺碘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J].北方药学,,11(3):22-23.
方锐华.胺碘酮堪称心律失常“万金油”,用错便是毒药![J].医学之声,.11.06.
刘博洋“可达龙”你用对了吗?[J].医学之声,.06.21.
-END-
pivas
总编辑:王亚峰
责任编辑:辛雅雯、师永兰
编辑:吴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