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每一粒稻谷,都壮硕饱满
阴雨连绵的中秋小长假,不想出门旅游的小布想在西安的周边找找好景致,漫无目的的开着车沿着环山路一路走,来到了长安区的王莽村、刘秀村附近,就走不动脚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小编竟发现了一片“桃源”深处。远望挨着村庄的是一片连着一片黄绿相间的景致,在烟雨蒙蒙的景致中格外惹眼,一群白色的鸟儿在其中穿梭飞扬,引得小编走近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一片稻田!还有白鹭!
刘秀村稻田里,飞过白鹭身影
仔细看来百亩水田依依相恋、远山映照浓淡相宜、荷塘白鹭动静相映、稻香蛙鸣流水相依,小编突发奇想,在这片稻田中扎个帐篷住一晚,这样的生活不就是诗意栖居的写照吗?
稻田回望巍巍秦岭,颇具山水诗意
转念一想,在种麦种玉米的关中地区,似乎还未曾听说过种水稻,那这片有山水有水有白鹭的稻田到底是什么来历?追古溯今关中有稻田,何必下江南作为80后,小编儿时的记忆里都是小麦、玉米这些农作物的身影,身边忽然“冒出”一片水稻田,这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小编走进了刘秀村的田间地头。原来,这水田飘出飘出的稻香,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在旱地兴麦的关中地区,得益于秦岭峪口丰富的水资源,秦岭北麓这一隅水田便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
稻田错落,绿意盎然
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水利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这一片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水田变旱地,种上了小麦、油菜花,直到最近这几年,为逐步恢复水稻的种植传统,长安区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修复秦岭北麓生态水田,将关中的这最后一片诗和远方还给了大家。
即将成熟的水稻,一望无际
刘秀村的农者告诉小编,从谷雨育秧到插秧间苗,前前后后五个月了,整个环节均未采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极大地保留了水稻的原生口味与品质,如今秦岭脚下的这千亩水田都已抽穗扬花,眼看着10月就能收割了。每年收割更是一派盛景,金黄的稻田中农民手持镰刀一字排开,迅速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将金黄的稻秧割下并整齐的堆放。而负责脱粒的打谷人两人一组,交叉替换的将手中的稻秧在拌桶里反复甩打脱粒,拌谷声“嘣嘣嘣嘣”有节奏的作响,一片丰收景象,声势颇为壮观。
去年的“桂花球”大米与稻谷
说起这片稻田里的大米——“桂花球”,虽然量不多但却“名声在外”,在不少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中都留下了身影,还记得柳青《创业史》中,从渭河下游坐了几百里火车去买稻种的梁生宝吗?他带着互助组所有的希望跋山涉水买稻种,然而对这个朴实的庄稼人最具吸引力的不是别的,正是终南山下这片产稻区的稻种。“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但是,也许是过分的兴奋,也许是异乡的情调,这个远离家乡的庄稼人,睡不着觉。票房的玻璃门窗外头,是风声,是雨声,是渭河的流水声……”“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呀,换大米、换大呀米”,还记得郭达小品《换大米》里那句经典的唱腔吗?没错,那自行车后座麻袋里装的就是秦岭北麓特产的——桂花球大米。“大姐,你不认识额咧?你忘咧,去年你换过额滴大米,还是额给你扛到楼上去滴,唉?大姐,你看你要米不要?咱这米美滴很!”郭大爷一口正宗的陕西话,至今还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地缘优势稻田的回归,秦岭的馈赠关中平原广袤无垠,为何独在秦岭北麓出现了这一片稻田?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诗经》里早有记载,古代靠近终南山的樊川地区是山清水秀的绿沼泽和绿洲,百鸟飞翔,鱼虾戏水,扎实的生态根基让长安的这片土地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有常年低于正常水温5℃的清冽活水。“这片稻田喝的都是山泉水”,田间拔草的老者告诉小布,从秦岭深处源源流淌下来的活水,日夜不断的浸润着这片稻田,带着深山里的矿物质滋养着每一根稻子,可以说这一湾活水造就了这一方田。
秦岭活水一年天川流不息
秦岭沃土富含多样性。秦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当然,除了植被与动物,这里的土壤更是富钙质。气象温差得天独厚。秦岭北麓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升温现象,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升温幅度逐渐增大,逐年增高的季节温度有利于水稻种植,再加上山脚下异于平原的昼夜温差,使得这片稻田得天独厚的获得了天超长生长周期,营养物质积累,颗颗充盈饱满。
晚稻也已抽穗在田
虽然这片稻田每年只种一季稻,但弥足珍贵的“桂花球”大米,吃出的是关中人只此一份的“家乡味道”。如果问问家里爷爷奶奶辈的人,他们一定听过“桂花球”大米,说不定还勾起一段那个时代的往事回忆。溜娃圣地水田飞白鹭,鱼美虾鸟肥继“西安的呼伦贝尔——渭河城市绿地运动公园”“西安的马尔代夫——阳光城滨河公园”成为溜娃圣地以后,秦岭脚下的这片小江南绝对算得上是新的网红打卡地“西安的鱼米之乡”。小编在抖音上已经发现不少小伙伴来这里打卡了,小朋友在田间喂鱼捉虾,老人们在这天然氧吧里畅快放松,还有不少摄影、绘画爱好者在这里采风写生。
稻田里常见白鹭栖息与飞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昔日王维笔下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的情景,如今在秦岭北麓的这片稻田内随处可见。说它是罕见的鸟儿,不如说是天然的环境检测器,对栖息地环境十分挑剔,稍有污染便会悄然离去,如今成群结队的白鹭渐次飞过,享受着这一方稻田里的自在时刻,相信这群白鹭一定会让孩子们“大饱眼福”。除了白鹭,稻田水面下,鱼虾共养也成为了一道景致,农庄里的孩子们不时下田摸虾,这一番田趣一定会让你看得心痒痒。
稻花香里莲叶田田别有一番风味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早已动心,不如找一个天朗气清的周末,如约上三五好友沿着环山路去踏踏青,感受着“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诗和远方,说不定还能偶遇早熟的“桂花球大米”!小编亲测游玩指南环山路一带的稻田近期都已抽穗扬花,远看黄绿相间的一片,十分适合拍照游玩,想要找寻白鹭可以去刘秀村、王莽村等村庄稻田里。想要品鉴美食,相信不少美食攻略里都有推荐长安的小吃,葫芦鸡、葫芦头、臊子面、农家煎饼、搅团、锅盔辣子都不妨去尝尝,对了,如果你时间充裕还想在这田园美景间住一宿,咱们秦岭脚下还有很多特色民宿,小编回头好好给大家伙推荐推荐!来源:西安发布编辑:鲁雷审核:王薇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