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头晕”是一种很常见的主诉,尤其老年病人。
一、首先区别头晕是假性的还是真性的。
1、假性头晕是一种非特异性主诉,常叙述为头重脚轻,头昏眼花,多呈持续性。病人常有全身性疾病,比如贫血,高血压,眼病等。
2、真性头晕即是眩晕,一种旋转的,移动的,反复的自身或环境的主观体会错误或运动幻觉,常叙述为睁眼时看到周围物体旋转,或闭眼时感到自身转动。有些病人还经常出现恶心,大汗,灰色幻视,以及“我就要死了”等主诉,有些病人还可能出现晕厥-可迅速恢复的意识丧失。
二、真性眩晕的病人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1、详细询问现病史,明确眩晕或晕厥发生时的准确情形。
A如病人是由于体位改变发病,应检查血压,尤其是卧立位血压,同时注意心率变化。如果立位收缩压较卧位收缩压降低大于等于30mmHg,或心率增快大于10次,则考虑存在直立性低血压。这可能是自主神经机能不全,血管失张力作用,血容量不足,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B如果病人是进行上肢活动后发病,则应注意病人是否有无脉征,或一侧桡动脉搏动减弱,锁骨上区是否有血管杂音,还可以让病人反复握拳来诱发。因为如果病人存在锁骨下动脉狭窄,活动上肢则可能导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C颈部过伸运动则由于其可导致一侧或双侧椎动脉在椎管内受压,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晕厥。
D排尿性晕厥和咳嗽性晕厥均属于反射性晕厥,是由于调控血压、心率的神经反射弧损害导致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及血压下降而发生晕厥。排尿时腹腔那压力骤然下降,腹腔内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出现晕厥;咳嗽则由于胸内压上升,静脉回流受阻,使心输出量降低,同时上升的胸内压向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传导,刺激压力感受器,使周围血管阻力反射性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而出现晕厥。
E发病时病人是否出现肢端刺痛,麻木或呼吸困难?这些病人是因过渡换气综合症导致PaCO2减低,它可导致脑血流量减低而出现肢端刺痛,麻木,呼吸困难和焦虑症状等。应检查血气,可屏气或使用气袋,让病人将自己呼出的气体装入气袋再吸入,这时吸入较高浓度的CO2气体则可减轻症状。
F同时还应该注意是否由激动,发热,疼痛等诱因引起?其引起心动过缓可导致反射性低血压,病人经常有恶心,大汗,能够回忆发病时情景,在意识丧失时,有可能出现肌肉痉挛。
2、详细询问病人既往史
是否存在心脏病、肺病、糖尿病?如果有心脏病史,应明确是何类型:心律失常,瓣膜病,泵功能衰竭,流入道或流出道梗阻。可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等检查。如果病人为COPD,肺气肿,或者有吸烟史,则均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出现呼吸衰竭,可检查血气。而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则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这时需要检查末稍血糖。
3、详细查体
是否是脑干缺血?有无其他脑干症状,比如复视,眼震,吞咽困难,或呃逆。这种缺血可能与一过性微栓子有关,也可能与血流动力学因素相关。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对头晕可以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以安排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真性眩晕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并都伴有眼震
1、中枢性眩晕的眼震没有疲劳性,可是垂直性的眼震,同时还可出现其他脑干体征。引起这种眩晕的原因是:
1)使用麻醉剂-酒精,镇静剂;
2)卒中-缺血或出血;
3)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4)桥小脑角肿瘤-听神经瘤,脑(脊)膜瘤,以及椎基底动脉功能不全。
2、周围性眩晕的眼震在反复诱发后有疲劳性,病人出现眩晕后必然出现眼震,通常是细小的水平眼震或旋转眼震,没有其他脑干体征。引起周围性眩晕的原因有:
1)前庭器官或神经机能不全-伴有或不伴有听觉障碍;
2)甲状腺机能减退;
3)药物,比如酒精,氨基糖甙类的使用;
4)小血管卒中。
版权申明:医学之声一直尊重作者著作权,所刊登文章,都尽量都署名作者和来源。但是很多网络上的好资料。我们着实找不到作者,故无法署名。如果发现我们资料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联系我们。Email:vom
qq.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