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进入伏天,气温一天高过一天,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烦躁不安、胸闷乏力、心悸心慌、心跳加速、头晕,有的甚至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医院接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也有增多趋势。医生提醒,闷热的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心脏防护措施,谨防心律失常、心脏“乱”跳。
图:ssyer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传导过程中因窦房结异常或传导过程出现障碍导致。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心律不齐等,一般青年人出现多是心动过速、早搏,而中老年人会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律失常的症状和感觉有哪些?
轻度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甚至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在体检或在医生听诊时被发现。
心律失常重者可发生黑曚、晕厥、抽搐等,诱发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猝死。
一些心律失常有一些特征性表现:如早搏的病人有心脏停跳感、心脏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心脏“落空感”;房颤的病人可感觉到心跳不规则、忽快忽慢,脉搏忽强忽弱;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慌。
图:pexels
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
?运动员、行政管理人员等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的人群;
?缺乏活动的人群;
?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
?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的人群;
?所有心脏疾病的人群。
热能诱发心律失常?
夏天,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聚集于体表,供应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天气炎热,出汗多,血液相对黏稠,这都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缺血缺氧反应,易导致心律失常发生。同时,天气炎热,睡眠质量会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睡眠不足也是心律失常复发的诱因之一。
图:pexels
如何远离心律失常?
?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吸烟喝酒。过于疲劳、紧张、激动等也会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在平时可避免接触诱因,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保持稳定的情绪。情绪的稳定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主要预防措施。尽量保持一个平和平静、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不要急躁,适当的放松。
?自我监测。心律失常发作时很隐秘,建议患者养成定期摸脉的习惯,出现先兆症状时及时就医。
?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不要自行改药、改量。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
?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诱发心律失常,所以要按时睡觉,不让自己过于劳累。饮食方面,要注意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易于消化、比较清淡的食物,多进食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少喝浓茶、咖啡,尽量避免烟酒。
温馨提醒
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至少每年一次。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身体很好却“忽然”发病。所以进入“多事之夏”,更需要注意体检。
滑动查看其他小助手
滑动查看上海和广州就诊折扣
本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