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性心律不齐
2.二度二型窦房阻滞
3.室性逸搏
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5.V5R/S1
分析意见:
如图所示,各导联QRS波节律不规整,心室率约60次/分,大部分导联QRS波前可见明显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PR间期固定(ms),PP间隔互差大于ms,诊断为窦性心律,心律不齐。
QRS波群:QRS波终末端增宽粗钝,时限ms,aVR导联呈qR型,r波宽而有切迹,V1导联呈rSR`图形,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轴明显左偏(-70°),Ⅱ、Ⅲ、avF导联呈rS型,并且SⅢ大于SⅡ,诊断为左前分支阻滞。
aVR导联呈qR型且R/q1,V5、V6导联呈rS型,r/S1,因受束支阻滞及分支阻滞干扰,没法做出较为确切的诊断,怀疑右室大。
观察各导联第三个QRS波,宽大畸形,其前后未见明显的房性P波,不仅缓慢出现且形态与其他QRS波不同,心率约40次/分,当心率40次/分以下,优先考虑为室性,诊断为室性逸搏。
节律虽不齐,但经测量,室性逸搏前后两个P波(第2个P波与第3个P波)间期与其他P-P间期呈3倍数关系。由此判定其为二度二型窦房阻滞。ST-T呈继发性改变。
红、蓝两个长PP间期等长,为14小格,蓝间期有3个P波即红间期为3位PP间期
咱们以这份图为例,讨论一下长PP间期的鉴别方法。主要三种:窦性心动过缓、二度窦房阻滞,还有窦性停搏。1、窦性心动过缓或显著窦缓。一般PP间期大于40次/分,节律较为均齐或不齐。2、窦性停搏。正常窦性节律后,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无窦性P波的较长间歇,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P间期无倍数关系,通常超过基本窦性间期的1.5倍,较长的窦性停搏可伴有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逸博心律。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播(>3秒)且无逸搏发生时,患者可出现黑蒙。3、二度窦房阻滞。有2种:
二度I型(文氏型):PP间距逐渐缩短,直到出现长的PP间距;长的PP间距两个短的PP间距之和。
二度II型(莫氏):在长的PP间距之前,无PP间距缩短;长的PP间距=短的PP间距的整数倍。
相关诊断往期知识回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些问题要注意左前分支阻滞诊断要点患者男,85岁,因胸闷就诊,图为其心电图参考诊断,明日送上
请大家于留言区发表看法…
谢谢!
参考文献:
1.《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主编:程硕韬、苏立,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图谱来源于:医院心电图
心电阿黄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