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成功对仅有10岁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下开腹胆总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吻合术。手术共历时5小时。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呼吸良好,予以拔出气管导管,安返病房。
据了解:患儿,女,10岁,因“上腹部疼痛1周,皮肤巩膜黄染3天”,于3月2日入院,术前除肝功能、胆红素异常外,患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52次/分),在心内科医师的会诊建议下,为了解患者心脏射血功能、排除心脏其他先天性疾患等,完善了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齐。
术前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针对患儿拟施手术方案及术前情况综合分析,讨论制定了针对性的麻醉、手术护理计划。包括如下:1,麻醉诱导及术中麻醉维持如苯磺顺阿曲库铵等药物的选择,阿托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备用。2,全麻生效后行桡动脉穿刺连续动态血压监测,术中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儿内环境及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指导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为必要时快速补液或输血提供保障。3,术中进行呼吸末二氧化碳及气道压监测等,防止患儿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的发生。4,采取术中体温监测、术中护理给予患儿保暖、输液加温等措施,预防患儿低体温的发生。防褥护理,预防受压部位缺血及避免褥疮发生。5,注意观察患儿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尿量,注意出入量的平衡。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医师谢咏梅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按照术前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中血气分析显示无明显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无贫血等。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普外科杨永松主任与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成功为患儿进行桡动脉穿刺术用于连续动态血压监测、术中血气分析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大大提升了麻醉科手术室对于儿童重大手术及危急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
图文
麻醉科
编辑
宣传科/郝魏
责编
宣传科/吴兆阳
编审
张善运
核发
吴光明
Hello,伙伴们长按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