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焦点不做小白,读懂心电图报告看这里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6-11-21 9:45:22   点击数:
  

虽已入夏,西宁的天气还是说变就变,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已是阴雨绵绵。天气忽冷忽热,6月24日,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王府花园的26岁的晁女士感到明显的不适,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胸口有些不舒服,明显感到心慌。”晁女士这样描述。做完心电图,报告上的专业术语让她有点蒙,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这都是什么意思?

  其实,常规体检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经常被医生以“小问题”一句带过,看着报告单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专业名词,尽管医生说这些都是小问题,但体检者可能还是会忐忑不安。这些小问题,是不是真的没事?这些专业名词到底传达着心脏怎样的信息?   

常见名词第一位:窦性心律

大部分人心电图报告的第一句就是这个“窦性心律”,由于许多心脏问题都跟“窦性”这个词有关,所以许多患者一看到“窦性”就紧张起来,赶忙找医生询问。

  “只要一上门诊,就会有患者拿着心电图报告问我这个窦性心律的问题。”医院心血管内科任明主任医师说,不少人看到“窦性心律”,以为是一种疾病的名字,这完全是误解。人们正常的心脏搏动起源于心脏右心房上一个叫“窦房结”的特殊小结节,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从这里启动的正常心跳都称“窦性心律”。也就是说,“窦性”是正常的,非“窦性”才是有问题的。

  心脏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一起支配调节,前者兴奋能使心跳加速,后者则相反。当人情绪激动、兴奋或进食、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相反,当人安静、休息时,迷走神经占主导地位,心率变慢。因此,每个人的心率在不同时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正常窦房结的频率为每分钟60次至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每分钟50次至60次,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每分钟次,初生婴儿则可达每分钟次至次。只要在心电图检查时没有超出参数范围,一般来说就是正常的。”任明说,只有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常见的问题,这些也是在心电图报告上最为多见的专业名词。

常见名词第二位: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都会伴有房颤。”青海医院心律失常一科主任医师高琴说。因此,心电图报告上有“房颤”字眼,首先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排除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与房颤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房颤的患者若心跳频率不快,可无明显症状;若心率快,会表现出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脏乱跳、烦躁、乏力等;若心室率过快还可引起血压降低甚至晕厥。“应及时消除容易诱发房颤的因素。如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任明说,因此要戒烟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劳累,还要注意预防受凉感冒。

  临床上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将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小于7h,常小于24h,可自行恢复正常;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2天,大多需要电除颤或服用药物才能恢复正常;永久性心房颤动:不可能恢复正常心律。“如果查出房颤的患者,有打鼾的症状或肥胖,就更不能掉以轻心。”高琴说,这类患者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

常见名词第三位:早搏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每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早搏。

  “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任明说,心电图检查有早搏现象,但是有没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等明显症状的人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不过,跟房颤的患者一样,应消除上述的各种诱发因素。

  不过,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需要进一步做24小时心电监测、心脏彩超,排除潜在的心脏问题。”任明建议。对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者,还要做冠状动脉CT排除冠心病可能。排除了心脏原因还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测定检查。

  如上述各项检查均属正常,则不需要治疗。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期失眠所致的早搏,应充分解除顾虑,适当使用镇静药,这会有利于早搏的消除。

常见名词第四位: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也是心电图报告上常见的字眼。“不少人一看到心律不齐,这类否定性的字眼,就会觉得心脏出了问题。”高琴说,心跳的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习惯都会影响心跳的频率。一般表现为,吸气时心律加快,呼气时心律减慢,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律。如小儿在跑步或上下楼梯后窦性心律加快,窦性心律不齐即可消失。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高琴说。

  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是心脏病,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常见名词第五位:窦性心动过缓

被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每分钟50次至60次之间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尤其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年轻人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即使其心率在每分钟40次左右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任明说。

  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每分钟40次至50次之间,就会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若其心率降至每分钟35次至40次则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器官的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部闷痛、头晕、晕厥甚至心脏骤停的可能。心动过缓是否会出现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如果您没有任何不适,可以不用去理会。但如果有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医院检查。“如果心跳过慢,就需要考虑安起搏器。”任明说。

  查出窦性心动过缓后,还需要确定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如果有,需要治疗导致心动过缓的疾病可使症状好转。

西海都市报记者/唐楠

监制/王运卓编辑/卢晓茜









































儿童白癜风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xgyy/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