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严
医院
Brugada波在年被报告,是指V1~V3导联出现J波、ST段抬高、T波倒置酷似右束支阻滞的图形,被认为是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猝死的标志。年日本学者将具有此心电图特征,并伴有室速、晕厥、心脏骤停等临床情况的症候群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Brugada波和Brugada综合征临床少见,而一旦出现Brugada综合征病情凶险。因此,临床医生一定要学习识别,引起高度重视。
Brugada波的心电图表现
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大部分无结构异常,但在心电图上会存在右胸(V1~V3)导联呈现独特的变化。其特征性的心电图可分为三型,如表1。
表1Brugada综合征分型(V1-V3导联)
提高心电图诊断率的几种方法
Brugada波图形常呈动态变化,具有多变性、隐匿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室速(VT)/室颤(VF)发作之前心电图改变最明显。心电图检查时,若怀疑是Brugada综合征但又不能确定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揭示隐匿性I型心电图:
1.将心电图右胸前导联放置在高位:可以把V1-V3往上移到第二或第三肋间,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2.24小时Holter监测:可以发现间歇发作的心电图改变,I型心电图模式在12~18时较常见,可作为第一线筛查试验。
3.药物激惹试验(I类钠通道阻滞剂):国内常应用普罗帕酮,国外多应用阿义马林和氟卡胺。药物试验可能导致个别病例出现机械电分离,用异丙肾上腺素和乳酸钠有效。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Brugada波与右束支传导阻滞十分相似,曾有误诊发生,心电图鉴别较简单(表2)。
表2Brugada波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区别
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与SCN5A基因突变有关,可造成钠通道功能改变或功能丧失,导致心外膜心肌动作电位出现圆顶状波形,产生Brugada波;同时使右室心外膜与心内膜复极离散度明显增大,易产生2相折返引起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1.Brugada综合征发病为世界性分布,亚洲地区较为流行,特别是东南亚;
2.多发生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35~4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3.常有晕厥或心脏猝死家族史(<45岁);
4.可出现晕厥或夜间濒死状的呼吸;
5.心脏猝死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发作前无先兆症状,发作间期可无任何症状。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年,美国、欧洲及亚太学会通过了Brugada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自发或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后心电图出现I型Brugada图形,并且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记录到的VF
可自行终止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可被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有在45岁前猝死的家族
家族成员有I型心电图改变
晕厥
夜间濒死样呼吸
同时,需要排除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其他因素。
Brugada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及一般治疗:避免过量饮酒和大量进食,避免应用可能诱发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药物,发热时应积极应用退热药物治疗。
2.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ICD植入是唯一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治疗策略。有自发的心电图改变和晕厥史的患者考虑植入ICD,有猝死家族史和药物激发心电图改变的无症状患者不主张ICD植入。
3.射频消融治疗:有电风暴发作史或反复ICD放电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导管射频治疗。
4.起搏器治疗:目前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其效果。
内容转载自医学网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加ecg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