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急诊科利多卡因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8-4-2 15:03:50   点击数:
  

急诊科利多卡因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抢救成功一例

急诊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饮酒后急性头部外伤1小时,伴有头皮下血肿及头皮撕裂伤并活动性出血,以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头部外伤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9.5℃。脉搏次/分、血压.5/82.5mmhg,急性病面容,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心率次/分,心率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多呈三联率,心脏无病理性杂音,心腹未查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L、嗜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3,血红蛋白g/L,血钾3.7mmol/L、钠mmol/L、氯98mmol/L,尿素氮5mmol/L,肌苷8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6mmol/L,PH7.4,PaO97.5mmhg,PaCO.5mmhg,SE2.31nmol/L,SB23mmol/L;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多呈三联率,伴有短阵室速。急诊科医护人员与放射科CT室值班医师提前预约后,急诊行颅脑CT检查后,患者颅脑CT提示:1.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建议压迫止血、清创处理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及肌肉注射治疗治疗必要时复查,以排除脑挫裂伤及岀血;2.头皮枕顶叶头皮下血肿并活动性岀血。我科医务人员建议患者及家人压迫止血、清创处理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及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故急诊行住院后准备在急诊科手术处置室行压迫止血、清创处理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及肌肉注射治疗治疗,为预防三天内的迟发性脑出血,必须送神经外科住院观察及治疗。由于患者及其烦躁不安,对急诊科的处理有严重抵制情绪,压迫止血及清创处理术前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20ml加利多卡因mg。同时在撕裂的头皮下当注射约mg利多卡因,约经5分钟的压迫止血、清创处理,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心电监护示:血压测不到,压眶及角膜反射消失,心率约次/分,快速急诊科床旁心电图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给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ml加可达龙mg静滴,并给于多巴胺、间羟胺、甘露醇等急救药物抢救,等严格按照《年最新的CPR抢救指南》抢救经40分钟左右后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均恢复正常,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恢复后在急诊科留观室留观至下午18.00左右,建议患者及其家属住院继续观察及进一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住院,经患者及主要家属签字后离院。

此次事件分析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是指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患者符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致新心律失常的诊断。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有两种特殊的室性心动过速,即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持续单形性宽QRS波室性心动过速。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及III类的胺碘酮均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这有助于早期后除极这一触发活动的出现,从而诱发多形性或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另一方面Ic类药物如英卡胺等是最强的钠通道阻滞剂,可明显减缓心肌细胞的传导性,促成折返激动的条件,从而诱发持续单形性宽QRS波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此种危险因素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史、慢性心力衰竭和大剂量用药。与Ia和Ic类药物相比,Ib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对钠通道抑制作用最弱,亦不延长动作电位和不应期。因此,诱发多形性和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性小,被认为是I类最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尽管这样,Ib类药物也可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在利多卡因常规用量时发生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诱因可能是由于军、部感染或失血过多,再加上患者还合并有酒精中毒。这表明,在静脉或局部使用注射利多卡因特别是饮酒的患者时应警惕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一旦发生此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立即停用利多卡因并积极进行正规的CPR抢救,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的效果。

赞赏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xgyy/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