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为农村的“破五”日,又称“送年”,标志着年头已过,生活重新回归正常。另外,“破五”主要是破除为主,与过年禁忌有关,大年初五过后,所有过年的禁忌都不复存在。
“破五”习俗由来已久,农村中流传着三破两遵守,朋友们,您知道分别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聊一聊。
一:“破五”日有三破①破尘
中国人过年很有讲究,而且每项活动都蕴含深意。年前剪窗花,贴福字,迎接了福气。然后,贴了倒酉,将福气封存,再贴上对联,坏的东西不能入内,这样,就可以欢欢乐乐过大年。
过年时不动扫帚,目的是为了别将家中存有的福气扫出去。而到了大年初五,这种规矩就要被打破了。大年初五,各家各户要彻底地大扫除,将家中的垃圾扫出大门。同时,这种习俗进一步发展,在很多地方,演化成“送穷”的习俗。
说到穷神,在农村,指的是姜子牙的妻子,又称“扫把星”。姜子牙80岁封神之后,规定扫把星“逢破即归”,让人愈加厌恶,于是大年初五,家家户户要破穷神,让“穷神”马上回去。送穷的习俗,除了清扫出门之外,还有崩穷的风俗。放鞭炮时,一般从屋内开始,将家里的“穷气”崩走。最后,在清扫的垃圾上放一个,将“穷神崩得越远越好。在农村的不少地方,还盛行放二踢脚送“穷神”。
另外,勤劳的农村农民闲在家中不少日子,到了大年初五,人人都要拼命劳作一天,谓之“恨穷”。
在大年初五,以美食“破穷”,更是流行。在西北地区的关中一带,吃搅团,把不如意的东西用浆糊般的食物粘住,谓之“吃穷饭,除穷根”。而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中原一带,大年初五要吃饺子,将五穷包好吃掉,赶尽杀绝。所谓五穷,指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而为了除穷根,各地习俗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地方剪纸人互换,而有的地方菜板要剁得叮当响,有的地方还将破衣服扔到墙外。
②除了破尘之外,“破五”日也要“破污”和“破吾”。“破污”主要指的是,泼掉过年期间的污水;而“破吾”指的是破除自身的缺陷,在过去的一年自己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毛病,应深刻反省,总结教训,以便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
二:“破五”日有两遵守①要迎接财神
据传,大年初五为路头神的诞辰,清朝《清嘉录》记载,“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民间迎接财神的风俗及其盛行。
在农村,根据方位共有五路财神。其中,东路财神为比干,起源于《封神演义》,被称为文财神;西路财神是三国义士关羽,又称“武圣”,被称为武财神。南财神为春秋时期的范蠡,商业理论家和政治家,范蠡贩马为商业学中的经典案例。北路财神为赵公明,姜子牙封神时虽未直接封为财神,但其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仙人,所以被尊称为正财神;中路财神为王亥,他是中国王姓的祖先,开启了商人的职业。
实际上,农村中还流传着九路财神,在五路财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西南方的孔子,东北方的李诡祖,东南方的管仲,和西北方的白圭,各种说辞不绝如耳。
而对于祭拜的方式也极有讲究,一般来说穷人拜文财神,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富人拜武财神,祈祷忠义与兼达天下。另外,根据方位祭拜等等。
②大年初五应忌讳串门
对于这项习俗,农村老人的说法不尽相同。有的老人认为破日不串门、不嫁娶是老习俗,主要与五行有关,穷日容易招惹事端。另外有的老人认为,“破五”日的污水、脏东西横行,出门不利,并没有科学道理。
总之,大年初五迎来“破五”日,破旧迎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另外,讲究卫生,制定规划也是生活的优秀传统。#记录农村生活日常#朋友们,您那里有怎样的习俗呢?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我们一起热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