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分为慢-快型、快-慢型(F/S)和慢-慢型。上述分类是基于心房-希氏束(AH)相对于希氏束-心房(HA)传导的相对时间以及心动过速期间最早心房激动的位点所确定的。一种非典型的快-慢型(F/S)AVNRT,包含一个具有缓慢传导功能、心房出口临近希氏束(HB)的“上部”(SUP)传导路径,目前还未得到证实。年11月《Circulation》在线报道了一项回顾性研究,重点研究了位于希氏束区域附近、作为折返环逆向传导径路的“上部”慢径路的存在和电生理特性。
共8例SUP-F/S-AVNRT患者,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74±7岁,患者进行了成功的靠近希氏束的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接受了电生理检查和导管消融。在心动过速持续时,从右心房开始,使用7F、4mm尖端、非灌注的消融导管进行激动标测。4例患者应用了Carto三维标测系统,其他4例患者采用了导管激动标测方法。消融术后连续随访2~3周,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由既往史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来验证手术成功,以排除心动过速复发。
程序性心室刺激诱发了“上部”慢径路的逆向传导,最早心房激动位点在希氏束附近,所有患者的平均最短刺激-心房间期为±ms,而且具有递减特性。SUP-F/S-AVNRT特征是:(1)长RP间期(图1);(2)心动过速时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与心室起搏时通过“上部”慢径路传导的逆行心房激动顺序相同;(3)5例患者心动过速时心室超速起搏发生室房分离,3例患者心动过速时发生房室阻滞,排除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三磷酸腺苷可以终止心动过速;(5)心室起搏诱发或拖带心动过速后立即出现V-A-V激动顺序,包括2例出现双心房反应患者。通过在右侧结周区域或Valsalva无冠窦消融消除或改良通过“上部”慢径路逆向传导各在4例患者中成功消融并且证实了AVNRT的诊断。
从随访数据来看,除了3号患者“上部”慢径路上的逆行传导在消融后变慢外,其他患者“上部”慢径路的逆行传导在成功消融后被完全消除。消融后,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房室阻滞和快径的顺行传导异常,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前后心房或心室刺激诱发均未能诱发AVNRT。随访38±32个月,无1例患者心动过速复发。
因此,研究者认为,SUP-F/S-AVNRT是一种特殊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含了位于Koch三角上部作为逆行分支的“上部”慢径路,射频消融可以消除。研究者建议,诊断为F/SAVNRT的患者应该在消融之前进行系统性的慢径路逆行激动的标测。
图1.心动过速时,I、II和V1导联大P波,II导联P波在1号和8号患者是负向波,其他患者为正负双向。1~6号及8号患者RP间期较长,而7号未见RP间期延长。
文献来源:YoshiakiKaneko,ShigetoNaito,KaoruOkishige,etal.AtypicalFast-Slow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Incorporatinga“Superior”SlowPathway:ADistinctSupraventricularTachyarrhythmia.Circulation,,DOI:10./CIRCULATIONAHA...
长按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