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布病例1急性肺栓塞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7-3-6 8:57:50   点击数: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0岁,大学生。主因胸闷、胸痛2小时伴晕厥3次于年10月9日入院。

患者合并胸闷、胸痛,心电图为一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右束支阻滞消失,心电图表现为Ⅲ、aVF及V1-3导联T波倒置,提示右心负荷加重。吸氧后,血氧分压相对于其年龄来说仍偏低,且存在低碳酸血症。上述迹象均提示急性肺栓塞。相比较而言,心肌炎患者中较常见左束支传导阻滞,且心电图常表现为广泛的ST段及T波异常,临床严重程度及诊断紧迫性远不及肺栓塞。因此需尽快行急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明确肺栓塞诊断。

CT结果示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急诊予rt-PAmg2小时持续静脉泵入溶栓治疗,溶栓开始半小时后患者心率即有明显下降,自觉症状好转。用至70mg时因患者出现牙龈出血而停用rt-PA。后追问病史,患者平时经常熬夜上网,1个月来左下肢间断肿胀、疼痛,未在意,发病前一天晚上曾整夜上网。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示左下肢股静脉、股深、浅静脉及腘静脉血栓形成。溶栓后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复查胸部CT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均明显好转,患者出院后规律口服华法林抗凝。

此病例是我科根据心电图表现成功诊断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的一个典型病例。在急诊科,心电图是临床医师最方便获取的一项检查,对很多临床危急情况有一定提示作用,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包炎、肺栓塞、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对于危重或有胸闷、胸痛表现的患者,心电图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常见的表现包括: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通常是V1-4)T波倒置,顺钟向转位等。根据我们对近几年急诊收治的21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的统计资料表明,有15例心电图出现SⅠ、QⅢ或TⅢ的改变,其中6例同时表现为SⅠQⅢTⅢ,另外9例仅出现SⅠ、QⅢ和TⅢ中的一项或两项,其中TⅢ出现频率最高。有11例出现窦速,6例出现V1-4导联T波倒置,仅1例表现为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由此可见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中,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并不高,但它的出现往往提示肺动脉主干堵塞,且阻滞的程度与栓塞的范围呈正相关,本病例证实了这一点。

APE溶栓治疗后,除症状、呼吸频率及心率等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相应变化外,心电图也是评价溶栓治疗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溶栓治疗后,心电图主要变化为心率减慢、QRS电轴左移、SⅠ变浅、QⅢTⅢ改善、QⅢ变浅甚或消失、右束支阻滞消失、顺钟向转位减轻或消失。但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后倒置T波变浅或直立不同,有效溶栓治疗后,胸前导联T波反而倒置加深,少数也可变浅或转为直立。我们对本病例溶栓后心电图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溶栓后V1-3导联T波均较溶栓前加深,呈“冠状T”改变,并伴QT间期进一步延长,以V1-2明显。T波深度在溶栓后第3天达到最高峰,QT间期长达0.64s(图1-3),之后T波变浅,QT间期缩短。患者溶栓后心率即有明显下降,之后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在溶栓后第5天心率最慢降至45次/分钟,之后逐渐恢复正常。

图1-3心电图患者溶栓后第3天查心电图,示心率减慢,V1-3导联T波均较溶栓前加深

关于肺栓塞患者溶栓后T波倒置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复极记忆现象,或复极过程中M区至心内膜与心外膜相反电位变化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时的T波倒置加深不意味着病情恶化,可能是溶栓成功、右心负荷减轻、急性右心扩张好转的反映。

肺栓塞发病凶险,病死率高,但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目前临床漏诊率、误诊率仍很高。急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鉴别能力,加强肺栓塞的诊断意识。

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最常见的病因,因此对于临床症状可疑肺栓塞的患者,重点询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往往对肺栓塞的诊断能够起到提示作用。

病例来源:医院急诊科









































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bzzs/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