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香
■每天中午11:00
■推动中医药干货盛宴
■置顶我,每天一起阅读中医好文
治疗心律失常十一法心律失常的种类和病因复杂,先生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类心律失常取得显著疗效。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十一种。
益气养血法[适应证]气血两虚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头晕乏力,或有晕厥,面色不华,活动后症状加重,舌淡苔少,脉结、或代、或迟、或数、或促。
[常用方药]自拟益气养血通脉饮。
黄芪30g黄精12g桑寄生30g当归10g葛根30g丹参15g生山楂15g胆南星6g水菖蒲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老年人心房纤颤、各种早搏、窦性心动过缓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老年人心律失常大多数与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缺血与劳损有一定关系。本法不但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而且对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及脑血管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方由益气、养血、通络三组药物组成,在应用时一般掌握以益气为主,养血为辅,佐以通络。如身体状况较好,病程较短者,则可以养血为主,通络为辅,佐以益气。如脉象疾、数、动促,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者,方中加石斛、柏子仁、炒枣仁;脉象迟、缓、结、代,出现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或有早搏者,加麻黄、细辛。
益气活血法[适应证]气虚血瘀所致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憋气,胸痛,劳累后加重,乏力,眩晕耳鸣,舌淡或紫暗,苔白,脉象沉弦、结、代。
[常用方药]自拟益心健脑汤。
黄芪30g葛根30g桑寄生30g丹参30g生山楂30g川芎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引起的各种早搏、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如出现畏寒肢冷,加炮附子、桂枝;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阴虚证,加麦冬、生首乌;失眠多梦加炒枣仁、夜交藤;舌苔厚加瓜蒌、前胡、陈皮;胸痛重加细辛;血压高加炒杜仲、泽泻。本方对气虚血瘀之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疾病亦有相当可靠的疗效。
益气养阴法[适应证]气阴两虚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畏风,易感冒,口干,失眠,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或疾、促、结、代。
[常用方药]五味子汤加减。
党参30g黄芪30g麦冬30g五味子6g生地30g石斛15g当归10g炒枣仁30g
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伴有早搏、快速性房颤等。其病因多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肌炎。临床应用本法要注意分清气虚与阴虚的孰轻孰重。气虚重者以补气药为主,阴虚重者以养阴药为主。如气虚有寒、怕冷肢凉者,加桂枝;如阴虚有热、心烦口苦者,加黄连、知母;病重者,党参易西洋参最佳。
滋阴降火法[适应证]阴虚火旺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烦躁,口干咽燥,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苦,盗汗,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疾、促。
[常用方药]二阴煎加减。
生地30g麦冬30g黄连10g玄参15g炒枣仁30g茯神15g木通6g白芍12g当归10g知母12g
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应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有早搏、预激综合征、快速性房颤等。其原发病多为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盗汗重者,加黄芩、黄柏,或用当归六黄汤加减;阴虚而火不旺者,去黄连、知母,或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育阴潜阳法[适应证]用于阴虚阳亢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胸闷,眩晕乏力,心烦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促,或见雀啄脉。
[常用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生地30g白芍18g麦冬30g阿胶10g炙甘草12g紫石英30g生牡蛎30g生鳖甲30g生龟板30g
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心房纤颤患者。可用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房纤颤。先生认为发生心房纤颤的主要病机是阴虚不能敛阳、阴阳不相顺接,并认为房颤病人实证少,虚证多,阴虚内热者少,阴虚阳亢者多。故临床常用三甲腹脉汤加减,育阴潜阳以治房颤,疗效显著。如兼气虚者,合用生脉散;兼阳气虚,心率较慢者,加桂枝、党参;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柏子仁;有瘀血者,加仙鹤草、丹参、生山楂。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周次清》/高洪春,杨传华,周建国编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5(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
本文杏林墨香独家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杏林墨香
扫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