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室上速的艺术气质长RP心动过速的鉴别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0-8-18 20:00:27   点击数:
  医脉通导读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电生理领域的艺术品,每一种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其独特的机制,通过电生理检查可以明确室上速发生的机制。是触发,还是自律,抑或是折返?如为折返,可明确如何进行折返,是围绕着房室结区域的折返,还是房室大折返?这个过程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此时的我们,也化身成了侦探,从体表心电图以及电生理检查等提供的各个诊断信息,推理演绎得到最终的答案。

作者:何金山(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下面我们从一例长RP心动过速说起,来分享一下这个精妙的过程。

患者41岁男性,反复心悸病史,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否认既往心脏病史,就诊于我院电生理中心以求进一步诊治。

患者体表心电图如图1所示,可见心动过速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P波位于RR间期的后50%,在II、III、aVF导联表现为明显的倒置P波(红色箭头),因而称其为长RP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该长RP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发作状态,从体表心电图可见,单个窦性激动后即可发作心动过速。

图1患者心动过速发作的体表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红色箭头)和心动过速时的P波(黄色箭头)明显不同,心动过速既可终止于前传(蓝色箭头),也可终止于逆传(黄色箭头)

对于长RP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考虑到的诊断包括窦速、房速、不典型房室结双径路(快-慢型)以及慢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和窦性波明显不同,因而在此可除外窦速。体表图可见心动过速存在两种终止方式:蓝色箭头指示QRS波后面无跟随的P波,提示心动过速终止于逆传;黄色箭头指示QRS波后面跟随P波,提示心动过速终止于前传。终止于逆传无特殊意义,几种室上速均可以出现;终止于前传,可除外房速,因心室不是房速发作的必须成分,房速会出现P波不能下传心室,但心动过速依然发作的情形。

接下来的备选答案剩下两个:不典型双径路和PJRT。

图2心动过速发作时,在右室心尖部进行电生理刺激

右室心尖部以ms周长进行刺激,发现心动过速的周长变成了ms,和刺激的频率一致,心房激动顺序也可心动过速发作时相同,在停止起搏器刺激后,心动过速的周长又恢复至ms,这种现象叫做拖带,也就是起搏刺激可以持续对心动过速进行重整,说明了该心动过速的机制为折返机制,能够拖带的心动过速,多为折返。

最后一次起搏刺激到心动过速恢复的时间称为起搏后间期。起搏后间期由两部分组成,起搏刺激位点到这返环的传导时间+心动过速周长,因而我们用PPI(起搏后间期,而不是质子泵抑制剂哦)减去心动过速周长,得到的是起搏刺激位点到这返环的传导时间,此例中PPI为ms,减去心动过速周长ms,为40ms,提示右室心尖部距离折返环很近,可能就在折返环上。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该长RP心动过速的机制为PJRT。和肿瘤的诊断需要病理作为金标准一样,PJRT的诊断也需要找到慢旁道存在并且参与心动过速的证据。图3进行的是希氏束不应期的心室刺激,希氏束刚刚被激动过,进入了不应期,因而不能被激动,也没有传导功能,而希氏束不应期的心室刺激却激动了心房,且心房的激动顺序和心动过速时相同,说明有希氏束-房室结-心房以外的其他通路将心室激动逆传回了心房,也就是证实了旁路的存在。同时我们注意到,经由慢旁路逆传的激动使心房激动延迟,也就是重整了心动过速,说明慢旁路不仅存在,而且参与了心动过速折返形成。

图3希氏束不应期心室刺激,可逆传至并且使心房激动延迟,证实慢旁路存在,且参与心动过速发生

上面的故事总结起来就是:

?长RP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速;

不典型双径路;

PJRT(慢旁路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终止于前传:

除外房速;

?心动过速可拖带,PPI-TCLms:

心动过速的机制为折返,且心室为折返环组成部分;

?希氏束不应期刺激延迟心房激动:

证实慢旁道存在,且参与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有时看起来很复杂和“玄妙”,因而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又抵挡不住解决疑难心电现象的诱惑,因而失常处于“爱恨交加”的尴尬处境。不知道这番“讲理”的过程,是否让各位对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的热爱多了一点呢?

参考文献

1.JosephsonME.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s.In:JosephsonME,editor.Clinicalcardiacelectrophysiology.Techniquesandinterpretations.4thed.Philadelphia: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p.-.

2.González-TorrecillaE,AlmendralJ,AtienzaF,etal.Firstpost-pacingintervalaftertachycardiaentrainmentwithcorrectionforatrioventricularnodedelay:asimplermaneuverfor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sversusorthodromicreciprocatingtachycardias.HeartRhythm;3:-9.

投稿吧

医脉通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by/9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