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每周一题第79期
大夫,您诊室的灯怎么又黄又暗?
患者女性,92岁,因头晕、恶心、视力模糊1天就诊。患者今晨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模糊、头晕、恶心,不伴呕吐、发热。既往慢性高血压导致心衰病史,2月前因心悸在我院诊断为房颤,心率次/分,射血分数较原本下降10%,增加了一种新药物,名称不详。除此药物外,患者每日药物包括赖诺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无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体温36.5°C,心率56次/分,腹部无明显压痛,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多次抱怨诊室灯光发黄且昏暗。
问题来啦
主诊医生怀疑患者存在某种药物服用过量。最有可能涉及过量的药物导致了什么原发性电解质异常?
想知道正确答案吗?
B.高钾血症
答案解析
病例特点:
老年女性,急性起病
头晕、恶心,黄视、视力模糊1天
慢性高血压心衰病史,2月前因房颤、射血分数降低新添一种药物,除此药物以外每日服用赖诺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
心动过缓
目前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新加的药物过量,该药物特点:①可用于治疗心衰合并房颤;②可以提高射血分数;③服用过量可导致头晕、恶心、黄视、视物模糊及心动过缓;此时应高度怀疑为地高辛中毒。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正性肌力药,尤其适用于具有快速房颤的收缩性心衰,因其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强心苷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其中毒反应包括:
心脏反应心脏反应是强心苷类药物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多见、最早见的是室性期前收缩,可发生二联律、三联律及心动过速,甚至发生室颤。其他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也可发生。并且洋地黄中毒在心电图上会表现为特征性的ST-T段鱼钩样改变,如图1所示。
图1洋地黄引起的ST-T变化(来源于参考文献[5])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失眠、疲倦和瞻妄等症状及视物障碍,如黄视、绿视症及视物模糊等。视觉异常通常是强心苷中毒的先兆,可作为停药的指征。
地高辛的主要药理机制为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后者可将3Na+泵出细胞,将2K+泵入细胞,活性被抑制后细胞外K+浓度升高,中毒剂量时导致高钾血症;并且地高辛因改善心功能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可促进K+外流,进一步导致了高钾血症的发生,故次题选B。
知识点补充
低血钾与地高辛的关系
在第9版《内科学》中对地高辛类药物中毒的处理如下:
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
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因易致心室颤动,一般禁用。
有传导阻滞及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可予阿托品静脉注射。
异丙肾上腺素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故不宜应用。
其中提及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根据上文,地高辛中毒应是高血钾,这里为什么又会变成低血钾呢?这与是急性地高辛中毒还是慢性地高辛中毒有关。
急性中毒时,由于洋地黄抑制心肌和骨骼肌中的Na+-K+-ATP酶,可导致细胞外钾离子的水平升高,并且高钾血症的程度与患者的死亡概率相关。
而慢性中毒时,低钾血症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