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她)一辈子没得过病,那是不可能的!
心律失常他(她)肯定得过;
当他(她)看到美女(帅哥)的时候,心率大于次/分,就可以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了;
因为我们对窦性心律正常范围的规定是60-次/分。
这是当初教授心电图的老师上课所说的话,至今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是的,谁还没有个窦速呢?关键要看适当不适当了。「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被定义为满足窦性心律的条件下,心率大于次/分。窦性心律的判断标准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P波在I、II、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常常具有明确的诱因(具体如表1所示),且这些诱因被纠正后心动过速可缓解。表1.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诱因「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nappropriatesinustachycardia,IST)是以静息时心率持续增快,或心率与生理需求不成比例为特征,表现为心悸、虚弱、疲乏、头晕或近似晕厥的综合征。IST的诊断主要根据12导联心电图或长期监测显示持续性或反复窦性心动过速,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诊断标准包括:?静息或轻微活动后心率过度增快(>次/min),心动过速与伴随症状呈非阵发性;?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90次/min;?P波形态和心内电图激动顺序与窦性心律时相同;?排除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等(详见表1)。不适当窦速vs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除了鉴别可逆性因素所致的「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外,IST还应与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进行鉴别。正常人体位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后,重力会迅速地将大约ml血液从胸腔内拉到人的下肢或腹部,人体会迅速产生各种代偿机制以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灌注,其中最重要的代偿机制为神经反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tachycardiasyndrome,POTS)属于直立不耐受的一种,是调节机制失衡的一种表现,与IST的鉴别诊断如表2所示。表2.IST与POTS鉴别不适当窦速的管理
对于一个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一旦怀疑不适当窦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对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诱因进行治疗;
?限制可能加重心动过速的药物;
?鼓励患者进行负荷逐渐递增的运动训练方案;
?可以考虑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依伐布雷定治疗,或者二者联合治疗;
?消融(包括窦房结或自主神经的导管或外科消融)治疗应慎重考虑。
β受体阻滞剂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依伐布雷定是个什么药呢?依伐布雷定是窦房结If电流的抑制剂,If电流又称起搏电流,开放后的If通道允许Na+内流和K+外流,最终形成一个缓慢而持续的内向电流,使静息跨膜电位逐步升高而达到除极的阈电位并形成一次新的除极。因此,抑制If电流可有效减慢窦性心律。图1.窦房结的动作电位时程(图片来源:InternMedJ)指南/专家共识怎么说?
说了这么多不适当窦速的诊断和管理方案,我们来看看权威的指南/专家共识如何推荐吧,详见表3。表3.不同指南/专家共识对IST治疗的推荐编辑:丽雅投稿:wangliya1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Plus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