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呕心总结,如何有效治疗心律失常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2-15 20:10:24   点击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养心定悸汤(邢月朋经验方)方剂来源自拟方。由《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加减化裁而来。方剂组成

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0g,熟地10g,沙参12g,玄参12g,丹参12g,明党参30g,当归12g,五味子10g,炒枣仁30g,柏子仁15g,桔梗10g,远志10g,龙齿15g,黄连10g,甘草6g。

方剂功用

滋阴补血,养心定悸。

药剂方解养心定悸汤中二地、二冬为君药,一滋肾水以补阴,水盛则能制火,一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润;补心宜体用兼顾,酌加当归养血,党参益气宁心,心血贵在流畅,阴血不足,脉道干涩,心血则凝滞不行,故治心血贵在滋补通补,加麦冬,沙参滋阴生津,用丹参之属活血化瘀;心性喜静,静则藏神,用安神定志之药如龙齿之属,能有效地制止心悸;故归、参、麦冬、沙参、龙齿为臣药。气血之治补养的同时宜敛气散血,敛散得宜,摄宣有序,斯为治法之要领。故用五味子、酸枣仁之属敛心气而宁心神,加入黄连清降心火,五味子、枣仁、黄连为佐药,更假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二者为使药,和诸药入心而安神明。方剂主治

心悸神疲,心烦少寐,潮热汗出,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叁伍不调。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等表现为心悸神疲、心烦少寐等病证者。

祖国医学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属“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经临床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心烦、乏力、失眠多梦、健忘,脉多为细、数、促、代,舌质红、苔少。因此,心肾阴虚、心火内扰,是其主要病机。肾阴不足,水不济心,虚火妄动,上扰神明,加之阴液亏虚,心失所养,故心中动悸不安。养心定悸汤为邢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有效经验方,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以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新的途径。加减化裁心悸较甚者,加磁石20g;气短神疲者,加生晒参10g,黄芪30g;心烦躁,脉数极者加大黄连剂量至20~30g,或加栀子10g、竹叶10g,苦参10g;惊悸多梦者,加龙骨15g,金樱子12g;阵发性房颤,加延胡索30g。验案举要

案一

阵发性房颤属阴亏血少,宗气不足,以养心定悸汤加减治之。白某,男,79岁,年3月19日初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心悸,阵发性发作,伴有胸闷、气短,医院诊治,诊断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经口服药治疗症状好转,但具体用药情况不明。后间断服用宁心宝维持治疗。近10天因劳累后心悸、胸闷、气短症状加重,活动受限,特来中医门诊治疗。

刻下症: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倦怠无力,心烦少寐,潮热汗出,纳差,口干喜饮,二便尚可,舌红,少苔,脉叁伍不调。心电图:①心房颤动,心率91次/分;②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二尖瓣后叶活动受限伴关闭不全(轻),左房扩大,主动脉硬化,心房颤动。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证属阴亏血少,宗气不足。治以益气滋阴,养心定悸。养心定悸汤加黄芪30g,龙齿30g。服上药14剂后,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倦怠无力,心烦少寐,潮热汗出诸症均减轻,但稍有劳作即觉心悸、胸闷、气短。饭量较前有增,但稍食多即觉胸口及胃脘憋胀。上方加生晒参10g。14剂后,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倦怠无力,心烦少寐,潮热汗出诸症均明显减轻,轻微劳作亦不致加重,食欲好转,食量增加。心电图:①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②大致正常心电图。

案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气虚血少,阴津不足,以养心定悸汤加减治之。

刘某,男,49岁,年6月3日初诊。半年前患者由于工作原因大怒之后,出现心悸、头晕、气短,症状间断发作,有时还出现胸骨后压迫感。最初发作时间大约持续十余分钟,以后发作时间逐渐延长,目前症状发作持续大约1天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美托洛尔12.5mg,每日2次口服,以上症状稍有减轻,为求系统治疗来诊。

刻下症:心悸、头晕、气短、乏力,有时出现胸骨后压迫感,腰酸,夜寐不实,易惊醒,纳食正常,二便正常,舌红,苔薄,少津,脉沉细数。心电图:心律规整,频率次/分,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发作时)。

西医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悸,气虚血少,阴津不足。治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养心定悸汤加金樱子12g,龙骨30g,5剂。患者服药后胸闷气短、心悸症状好转,仍有腰酸,时有眩晕,近日有感冒症状,咽痛,轻微咳嗽,纳可,二便正常。去熟地加金银花15g,连翘15g,板蓝根15g,薄荷6g,10剂。药后心悸、气短、胸闷诸症消失,外感症状已愈。

案三

病毒性心肌炎属阴虚火旺,以养心定悸汤加减治之。

李某,女,30岁,年12月16日初诊。诉半年前感冒后即出现心悸,每遇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心率次/分,纳可,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ECG:①窦性心动过速;②Ⅱ导联P波≥0.25mV。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心悸,属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养心定悸汤,5剂。药后心悸减轻,心率96次/分,患者诉每天工作压力大,心烦易躁,睡眠欠佳,多梦,唇周疱疹。上方加龙齿至30g,加金银花15g,连翘15g,板蓝根15g,7剂。药后心悸已明显好转,睡眠好,仍觉倦怠乏力,纳可,二便调,心率84次/分。上方去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加黄芪30g。7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心率79次/分,纳可,寐佳,二便调。续服养心定悸冲剂4包巩固治疗。

案四

窦性心动过速属心肾阴虚,虚火扰心,以养心定悸汤加减治之。

杨某,女,60岁,年3月27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活动后加重,伴夜间睡眠差,心烦口干。经服普萘洛尔症状好转。近1周症状复发,心悸,心烦,口干欲饮,便干,面色潮红,气促,语声低微,舌红而干,苔少,脉细数。ECG: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次/分,律齐。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阴虚,治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养心定悸汤加黄芪15g,麻子仁15g。服上方18剂后患者诸症全无,自觉精神,饮食、睡眠有所好转,无心悸等症状,心率80次/分,律齐。

注意事项

本方主要为“阴亏血少,心失所养”证而设,临床上心悸表现复杂,若非阴血不足者则非本方所宜。临床应用本方时,患者应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劳逸适度,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感冒,禁食辛辣刺激性。

参考资料(1)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养心定悸汤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后对该方及其主治病证进行了临床总结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本院心血管科组成的科研小组,年在河北省科委立项,“养心定悸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观察养心定悸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将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例、对照组58例,分别口服养心定悸冲剂和稳心颗粒,结果:总有效率(86.67%)均优于对照组。养心定悸冲剂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对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明显,其特点是:本方既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还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又能预防心律失常的反复发作,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相关的科研课题:养心定悸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河北省科技厅课题,年已通过成果鉴定获得成果证书。(2)该方制剂研究情况:养心定悸汤医院院内制剂——养心定悸冲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与本文有关的论文

邢月朋.养心定悸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1(4):-.

(整理者:郭秋红;审阅:姚乃礼)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作者:张瑞霞,主编:姚乃礼,王思成,徐春波,本书出版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平台仅作分享、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表示歉意,联系删除。欢迎投稿:yijiamingfa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xgyy/10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