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决定跑起来之前,先看看这篇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6-15 17:57:35   点击数: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正值减肥季,又遭逢疫情,没有了迎来送往的吃吃喝喝,大量的社交应酬时间,被主动的,或者被动的转化成了运动时间。我身边很多平日里嚷嚷着胖的好朋友,居然很多就在疫情期间,把自己练掉了十几斤。

这样看来,十恶不赦的疫情也有可爱的一面。

疫情如此,其实运动也是如此。

确实,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减重、塑形,还会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减少猝死,延缓衰老,舒缓心情。但随着运动的大力推广,不正确的运动形式,强度也越来越多。冯老师身边很多运动里的优秀生,都有过运动损伤的经历,但这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运动在某个瞬间也可能有致命的危害。

运动是一剂良药,但是用不好就可能产生三分毒。

今天,冯老师基于美国心脏医学会年《运动相关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和长期运动训练潜在的不利影响》给你做个全面分析,这篇声明也得到了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心肺康复学会的认可。

运动对心脏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达到较高的心肺功能,可以有效延迟冠心病,心梗,脑梗的发生。

一项对33项体力活动研究、涉及人的荟萃分析显示,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降低30%到50%,全因死亡率可降低20%到50%。最近一项对名护士和名健康专业人士进行34年的生活方式随访研究表明,积极进行30分钟/天的中度至高等强度体力活动的男性和女性人群,预期寿命增加了7至8年。

在超过名已知冠心病的患者队列中,进行了为期12周的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后,心肺适能每提高1个代谢当量,全因死亡率总体降低13%。

运动的好处毫无疑问。如果你需要的是运动减肥,可以去冯老师的《科学减肥16讲》去看看。

运动引发心梗是有原因的

但是你一定,看过不少新闻报道,会发现,不少猝死,中青年的心梗恰恰发生在剧烈运动时,或者剧烈运动后的24小时内。怎么看待这些事情,要能理解不适当的运动,是有可能导致突发的恶性事件,如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心梗等。

研究表明,与休息或中度体力活动相比,剧烈运动期间和运动结束后30分钟到1小时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短暂升高了约3-17倍。

表1列出了不同人群中,运动有关的心源性猝死的年发生率。

研究人群

预计运动相关心源性猝死的年发生率

总体

0.31-2.1

年龄

35岁

0.3

>35岁

3.0

运动员

竞争性

0.4-0.9

非竞争性

0.2

性别

女性

0.04-0.3

男性

0.5-5.5

我们总结一下,超过35岁后,剧烈运动要减少,概率增加。运动员确实比例更高,且竞争性项目尤其突出。男性比女性的发生比率高。

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比上面这些都更加重要,那就是剧烈运动前你是什么样的基础?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

虽然,从所有数据,你会看到剧烈运动中1小时内,急性心梗的可能性显着提高了2到10倍。但是这些最容易发生在那些最不习惯运动的人群中。与久坐的人相比,每周参加规律频繁运动的人在休息和剧烈运动期间心梗,和心源性猝死的相对风险都比较低。

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如果你近期不怎么动或者平常压根就没有运动习惯,就要循序渐进,别跟风,更别拿自己当年如何如何去比,你要让你的心脏有个适应。

剧烈运动风靡全球,致死事件值得警惕

近年来,马拉松、铁人三项、拳击等剧烈运动兴起,许多人趋之若鹜,但业余运动项目中发生的猝死、心脏骤停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引发了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xgyy/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