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中医教你内关穴预防心梗的按摩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1-8-3 12:22:22   点击数:
  程少为预约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由于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和胃,和胃和逆,理气镇痛作用。      内即内侧,与外相对,关即关隘,此穴在前臂内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内关。   内,与外对言,有入、中之义,指胸膈之内及前臂之内侧。   关,关格,有关联、联络之义。内关,病名。本穴位近候脉之“关”,与外关相对,因而名之。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胸膈痞塞不通诸病,正为内关之象,盖以阴气闭塞于内,不与外阳协调,致阴气逆行上犯,而为胸中各病,本穴可以治之,故名之为“内关”。犹内藏之关隘也。与外关内外相对,且交相联络。杨上善曰:“手心主至此,太阴少阴之内,起于别络,内通心包,入于少阳,故曰内关也。”是指其居于太、少二阴之内,且为联络手厥阴与少阳关要之处也。      标准定位: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1、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2、穴位解剖   内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入指浅屈肌,在正中神经的尺进入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直抵前臂内间膜。以上诸肌除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肌肉均正中神经的肌支支配。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通过。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和胃,和胃和逆,理气镇痛作用。      内关穴主要用于心血管、神志及消化系统疾患等:如心痛、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包膜炎、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神昏、产后血晕、癫痫、狂妄、失眠、健忘、胸胁支满、肋间神经痛、胃痛、胃肠炎、胃溃疡、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妊娠恶阻及肘臂挛痛、甲亢等。   内关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呃逆,健忘,失眠,胸胁痛,癫狂,痫症,疟疾,肘臂挛痛;以及休克,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   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   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疟疾。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0.5-1寸,深刺可透外关穴,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内关穴配公孙穴治肚痛;   内关穴配膈俞穴治胸满支肿;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内关穴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内关穴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   内关穴配建里穴除胸闷。   内关穴配间使穴、足三里穴治心绞痛。   内关穴配涌泉穴、足三里穴治中毒性休克。   内关穴配公孙穴治胃痛。   内关穴配太渊穴,有益心安神,理气复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内关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有和胃降逆,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内关穴配三阴交穴、合谷穴,有益气行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主治心气不足之心绞痛。   内关穴配神门穴,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   内关穴配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面、手、足人体穴位和反射区对照图(高清大图,赶紧收藏)●80个主要穴位歌诀,简单好记(附音频)●14条经脉个穴位,看一遍就记住了。(收藏)●中医誉为“不老穴”的阳谷穴,究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按摩中冲穴能有效预防老年人便秘,中冲穴的位置怎么找?编辑:栀子核对:百会注:本文摘自网络,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xgyy/1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