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余是祝福,鱼胆治病不靠谱……
作者丨医院消化内科杨卫生
来源丨医学界消化频道
前几日,得知一位好友的亲戚因生食鱼胆中毒而住院治疗,最终成功救治,但花费不少!鱼胆有毒,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会食用了?思索中,不由地想起了2年前救治的一位患者。
1.轻信偏方食鱼胆,死亡之神擦肩过
那是一位71岁的女性患者,春节前夕,因为年年有余的祝福,特意买了二条大草鱼,又自觉老眼昏花,听说鱼胆能明目清火,于是将二枚草鱼鱼胆生吞了下去。当天患者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医院对症治疗2天,症状无缓解,病情进行性恶化。后出现胸闷、气促、黄疸、全身浮肿、少尿等症状,转入我科继续治疗,经检查后诊断为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经过护肝、补液、利尿、营养支持、抗全身炎症反应、血液透析等治疗1月余,最终患者化险为夷,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表示感谢,患者家属还特意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经随访3月,患者未诉不适,复查血生化及血常规均正常。
(嘿嘿,锦旗拿出来得瑟一下,这或许是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了吧)
入院时患者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部分ST-T段改变。血生化:总蛋白:57g/L、白蛋白:32g/L、总胆红素:.9umol/L、直接胆红素:93.5umol/L、总胆汁酸:.9umol/L、谷丙转氨酶:IU/L、谷草转氨酶:81IU/L、钾:5.39mmol/L、钠:.2mmol/L、氯:84.2mmol/L、钙:1.91mmol/L、肌酐:umol/L、尿素:29.89mmol/L、尿酸:umol/L、乳酸脱氢酶:IU/L。血常规:中性细胞比率:87.41%,血红蛋白:g/L、红细胞:3.39*10^12/L,血小板:55*10^9/L。出院时复查血生化:总蛋白:51g/L、白蛋白:29g/L、钙:1.94mmol/L、肌酐:umol/L,肝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复查血常规:中性细胞比率:81.91%、血红蛋白:83g/L、红细胞:2.78*10^12/L、血小板:86*10^9/L。
2.年年有余是祝福,鱼胆治病不靠谱
鱼胆为鲤科动物鱼之胆囊,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曾记载“鲤鱼胆主治目热赤痛,点眼治赤肿翳痛”,之后医学家王肯堂在所撰医书《证治准绳》中又云:鱼胆治飞血赤脉作痛及暴赤眼涩。我国民间也流传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止咳”之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眼科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偏方,故而常被生食或和酒吞服,导致中毒时有发生,多散发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1]。吞服鱼胆治病的习俗还经香港、澳门、台湾传入泰国、韩国和日本,在日本的宫城县亦曾发生过生食鱼胆中毒的案例[2]。我们以“鱼胆中毒”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05-24,检索出相关文献多达篇。我国学者伍汉霖教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在《中国有毒及药用鱼类新志》一书中,从理论上阐明了胆毒鱼类源自鲤科鱼类,鲤科鱼类的鱼胆均有毒这一观点,从而修正了自年以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所述的青鱼和鲤鱼胆无毒,可以治病的说法。
鱼胆中毒好发鱼种为草鱼、鲫鱼、青鱼及鲢鱼等经常食用的鱼类[3],以草鱼胆中毒最为常见,其中毒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4]。鱼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毒素,包括脂溶性的胆酸和水溶性的鲤醇硫酸酯钠、氢氰酸和组胺等[5],不易被乙醇和热破坏,可损害肝、肾、心、肺、脾等多个脏器[6]。胆酸可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受到损伤。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毒性最强,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影响细胞呼吸链导致细胞死亡;可促使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导致细胞损伤[7]。氢氰酸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及细胞内氧的利用,导致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多,造成细胞自身氧化损伤;组胺的致敏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组织器官的水肿、出血、坏死[8]。鱼胆毒素进入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使肝功能受损,后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浓度最高,可造成肾小管急性坏死,故以肝肾中毒为主,尤以肾脏损害为重[9]。
鱼胆中毒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在吞服鱼胆0.5h~7h后发生[10],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数小时后可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下降、腰部酸痛、胸闷气促、少尿或无尿等症状。鱼胆中毒还可引起心脏、神经系统等器官功能障碍[11],少数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某些情况下,如果鱼的胆汁滴到眼睛里,还可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血生化检查中可见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明显异常;血常规可见血小板下降;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传导阻滞、ST段及T波改变等。
鱼胆中毒后应尽早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救治鱼胆中毒的关键[12]。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解毒药,应及时彻底洗胃,洗胃的时机可适当延长,即使是吞服鱼胆后24小时来就诊的患者,也应给予洗胃。同时给予补液、利尿、护肝、护肾、营养支持、抗全身炎症反应、血液净化等对症支持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抗组胺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症状。早期或预防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清除血液循环及组织中的鱼胆毒素,减轻其后续损伤,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13]。病情好转后一般无器官衰竭后遗症存在。
总之,鱼胆有毒,食用鱼胆易中毒!鱼胆中毒重在预防,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期间,人们总是期盼年年有余。要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的力度,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生吃鱼胆的危害性及中毒的严重性,尽可能避免生吃鱼胆事件的发生;同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的治疗,不可人云亦云,轻信民间偏方!
参考文献:
1.顾旭东,孙海晨,聂时南,等.鱼胆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9(07):-.
2.伍汉霖.中国有毒及药用鱼类新志[M].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周树录,杨秀川,王莉,等.食物中毒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例临床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02):-.
4.马盼盼,姜晓明,韩东锋,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大量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12):-.
5.陈光明,陈秀丽,王承峰,等.血浆置换治疗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儿童鱼胆中毒[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11(04):-
6.Lainez-AndresJM,Gascon-GimenezF,Coret-FerrerF,etal.Therapeuticplasmaexchange:applicationsinneurology[J].RevNeurol,,60(3):-.
7.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上册)[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朱子杨,龚兆庆,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孟昭泉,宋大庆,苑修太,等.实用急性中毒急救[M].第1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曹惠琴,施素华,陈光明.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儿童鱼胆中毒血浆置换的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07):-.
11.毛晓燕,周太光.儿童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35):-+.
12.周晶,王海珍,陈灵敏,等.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临床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04):-.
13.丘力,钟琳.儿童鱼胆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03):-.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