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搅团 发布时间:2024/8/14 12:29:43 点击数: 次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905/4465350.html一碗美味的洋芋搅团。打好的土豆泥会变得很有韧性。“你说故乡的味道,就是油泼辣子一抹蒜,夜晚的乡愁,就是一碗洋芋搅团。”前段时间,当这首名为《洋芋搅团》的歌曲上线时,44岁的甘肃陇南人王宁斌很兴奋,吃了一辈子的洋芋(马铃薯、土豆),第一次听到家乡的“洋芋蛋”用优美的旋律唱出来时,感觉太不一样了,可说到做家乡的美食洋芋搅团,王宁斌信手拈来。洋芋泥里的门门道道“砰砰砰……”10月29日,在大阅城观光夜市一楼的一家小店前,一位店员抡起大木锤,对着一个木头槽子,一下下使劲地击打。好奇的市民以为是做糍粑呢,围上去一看,才知道槽子里放的不是糯米是洋芋,“打洋芋做什么美食?”店主王宁斌回答说,这是做洋芋搅团很关键的一步——打洋芋泥。“打洋芋泥之前,要先上锅蒸,在密闭的笼屉里,用慢火蒸一个小时。”王宁斌强调说,一定要用慢火,一点点把洋芋蒸熟、蒸化,不能大火猛烧,一点点熟起来的洋芋,口感更好。蒸好的洋芋扒掉皮,然后就放进这个一米高,上面有槽子的木墩子里,用木锤捣碎之后就开始打。打的时候也要讲究力道,力量太大了,会把洋芋打“死”,就少了香味,用力太轻也不行,打不出洋芋的柔韧性,一般击打半个小时,打到洋芋泥没有颗粒,开始冒泡就可以了。打土豆泥。王宁斌说,在他的老家,家家都有一个打洋芋的槽子,不过一般都是长方形的,这个木槽子看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说起来,也有颇多讲究。“打洋芋泥的槽子,最好的是用木头做的。”王宁斌说,在有些地方,打洋芋的槽子是石头的,相比较这两种槽子,木头的比较吸水,因此打出来的洋芋泥更柔韧、好吃,而且比石头槽子要保温,蒸熟的洋芋不会很快变凉。在陇南农村,这个槽子一般是用桦木做的,桦木质地较硬,这样的槽子有利于打出洋芋的韧性。陇南的高山土豆打洋芋泥固然重要,但原料的选择,同样关键。王宁斌说,他试验过好多种洋芋,但最终觉得,做洋芋搅团,还是自己老家的高山土豆最好。“我老家在陇南的山里,都是半林半牧的山地,高山土豆就生长在海拔米~米的林带旁。”王宁斌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说,高山土豆的生长期为2月到9月,生长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再加上本地特有的土质,所以土豆的口感好,韧性也好。而且做洋芋搅团的洋芋,最好的还是老品种,王宁斌说不出来具体叫什么品种,但就是他从小到大一直看到的那种,口感也一直就是那样。“陇南人吃土豆,真是变着法地吃,吃出了太多的花样。”王宁斌挨个说了一遍:蒸土豆、烧土豆、炒土豆、打土豆……做包子、做土豆饼、做洋芋擦擦、做丸子……土豆是陇南人的主食,哪一顿都少不了。王宁斌真正和土豆结缘,是在年。年下岗之后,王宁斌先在银川学习做麻辣烫,两年后,他回到老家开店,之后就尝试用老家的土豆粉做手擀粉。“做出来一尝,味道太香了。”王宁斌回忆说,从那时候起,他就决定以后用老家的土豆做手擀粉、洋芋搅团。“其实陇南人能把土豆做出那么多花样,一方面应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生活困难。”王宁斌说,陇南盛产土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能依靠土豆维持生活,所以才会变着法地做点花样出来。洋芋搅团的最后一步做洋芋搅团的最后一步,可以称为锦上添花。“锦”就是优质的土豆泥,而“花”呢?王宁斌说,“花”可太多了。第一种吃法相对简单,与汤搭配食用。熬高汤的原料可以是鸡骨,也可以是牛棒骨,熬制的时候加点大料就行,熬制好之后,就可以浇到盛好的土豆泥里,再放上辣椒、蒜蓉,一碗美味的洋芋搅团就可以上桌了。这样做出来的洋芋搅团吃一口,柔韧筋道,细腻滑嫩,伴随着辣椒和蒜蓉的香味,真是回味无穷。第二种吃法是比较地道的,陇南人比较习惯的吃法是就浆水、酸菜。这就要求要制作上好的浆水和酸菜,而陇南人做浆水、酸菜,也是一绝。先将苦苣菜、圆根菜、卷心菜切成细丝,清洗干净,然后在开水中烫一下后装入桶或者罐子里,加上面浆及老浆水,过三五天就可以发酸发酵成酸菜了。吃洋芋搅团之前,先将浆水烧开,然后晾凉倒入洋芋搅团,加入辣椒蒜蓉,就可以享用美味了。王宁斌说,浆水和土豆一样,也是陇南人最喜欢的食物,尤其盛夏时节来一碗,酸爽解渴。而关于浆水的来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浆水是由三国时期陇上名将姜维在行军途中首先发现并食用的。姜维在带兵打仗的时候,军队因缺少粮食,常采集野菜来充饥,士兵发现,与面浆混合煮熟的野菜经过存放味道变酸,食用起来别有风味,不但对人无害,而且还具有消暑止渴和清热解毒的神奇功效。后来,人们将这种菜肴的汤汁称作“姜水”,亦取谐音为“浆水”,有纪念姜维之意。第三种吃法,可以说是自由发挥。可以加入果酱,也可以加入奶酪、白糖,制作甜点。王宁斌说,土豆是很普通的食物,但它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陇南人,而朴实的陇南人,对土豆也有着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情感。王宁斌给自己的店起名“傻二手工粉”,他说,自己排行老二,家人说傻人命大,所以就叫这个名字。来源:银川日报记者:刘旭卓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