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搅团 发布时间:2025/1/18 12:47:08 点击数: 次
在一些地区,还有着大年初五吃搅团的习俗。什么是搅团?搅团是陕西的一种特色美食,是“用面搅成的浆糊”。大年初五吃搅团,寓意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粘住。一般在大年初五吃搅团的地方,当天都不能吃酒肉,也不能串门,避免让别人沾了穷气。由于食材用料不同,搅团还可以细分为荞面搅团、土豆搅团和玉米搅团等,其中要属荞面制成的搅团口感最好。搅团,这种“搅”出来的美食,软糯,入口即化,伴着调制好的汤水下肚,味道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陕西人大年初五吃搅团说到搅团,这可是陕西人家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美食,归到老陕美食一点不为过,而且搅团是属于越吃越香的美食。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打搅团”,不光是中午吃,就连晚上也吃,可是那会,对搅团一点兴趣也没有,甚至有些排斥,大人吃搅团,我们小孩缠着母亲再做面条来填肚子。可是后来慢慢长大,在母亲的诱惑下,随着炝油的那一声“嗞啦”,还有韭菜的香味,再加上辣子籽被热油泼过的那股焦香味,简直不言而喻,就尝了一口,嗯!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吃。这是对搅团的第一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地喜欢上吃搅团了,只是那会只吃醋汁子,不吃浆水汁子,再到后来,就是浆水的、醋的都吃,越吃越觉得好吃。搅团搅团的发源地在陕西关中,最早或源于先秦。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在陕西岐山屯兵垦田,发明了搅团,深受士兵的喜爱,美其名曰“水围城”。此后广为流传至陕北、甘肃、宁夏、四川等地,逐渐成为传统的小吃。搅团不光吃法多样,有水围城、漂鱼儿,还可烩、可凉拌、可炒;根据用料的不同,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陕北用荞面做搅团,吃起来更筋道。搅团是过去陕西、甘肃等地群众的家常饭,尤其是关中人,特别爱吃搅团。那时候,搅团家喻户晓,家家可做,人人能吃,尤其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和消化不好的小孩。而吃搅团也不分时令,四季皆宜,因而深受群众喜爱。¥1玉米搅团g*3盒带调料量贩装陕西特产小吃凉拌汤烩即食西安美食淘宝¥35.9¥45购买已下架搅团做搅团,看着简单,但是要做好,确实也不容易。母亲做搅团完全遵循传统,从面粉到配菜都有讲究。选用自家地里产的黄苞谷,磨成苞谷面粉作为主料,辅以少量麦面和淀粉,在洋瓷盆子里加水搅和匀,和成面糊糊,大铁锅里添水烧开后,将面糊糊倒入搅匀,赶火烧至冒泡,然后将干苞谷面均匀地撒于滚开的锅中,边撒边用擀杖或大铁勺顺时针、逆时针轮换着搅拌,搅搅团很费力,要搅到均匀,搅到没有疙瘩才好。每次做搅团的时候,母亲一边搅着搅团一边给我们传授经验,她说:“搅团搅团,关键在一个搅字,人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其实,做一锅好搅团岂止是七十二搅,没有几百下是搅不好的,好搅团是搅得越多越匀、越稠越糊越好!搅团还在锅里,母亲已抽空将浆水菜水水儿调好,水里漂着浆水菜叶叶儿、绿辣子、葱姜蒜沫儿、油燣菜,又泼了几勺菜籽油,看起来极其诱人。洋瓷碗舀好水,将搅团盛到碗里,不能太多,半碗为宜,撒上香菜、滴几滴小磨香油,调上关中特产线线儿辣子做成的油泼辣子,再抄一筷子铁勺烂的蒜苗油燣菜放在上面,这时,你看这碗中,中间金黄一团,旁边浆水菜古色古韵,油烂菜、香菜翠绿点缀,碗圆圈红油漂浮,真是美轮美奂,看着都是一种享受。这种吃法有个形象的名字,叫水围城,是吃搅团首选,也是最经典的吃法。搅团搅团滑润爽口、口感绵软,入口即化,真的非常的过瘾,让人久吃不厌。搅拌稀稠刚刚好!用勺子挖到盛有汁子的碗里,看起来就勾人食欲。再配上油泼辣子,劲道爽口。搅团在几十年之前,是老一辈人们每日的平常饭,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为一种特色小吃。一小嘬韭菜、一勺油泼辣子、一块搅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承载着我们浓得化不开的童年记忆,它代表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对生活的无限感恩。陕西人大年初五吃搅团,寓意好!小伙伴们,你吃过搅团吗?延伸·推荐在平阳,春节有一种家乡美食叫“顺溪黄年糕”,你吃过吗?在温州,春节有一种家乡美食叫“桂山黄年糕”,你吃过吗?在丽水,春节有一种家乡美食叫“青田糖糕”口感软糯,你吃过吗?在福州,春节有一种家乡美食叫“米斋”,你吃过吗?春节临近,合肥人的家乡美食“蛋饺”,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