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越慢寿命越长错了让医生来告诉你为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7-2-20 17:55:15   点击数:
  

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研究对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所以出现很多推理:运动会加速心跳反而折寿,想要长寿在于静养!

但实际上,这个举证与推理相悖!

运动有益健康众所周知,除了使人精力充沛,还能帮助控制体重,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系统疾病、II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运动的好处,就像吸烟的坏处一样,是已经被大量医学研究证明了的事实。当然,除非你有不能剧烈运动的病当然需要静养来延长寿命,或是一生不患任何疾病哪怕感冒,以及在不锻炼身体的情况下体重也是维持在健康的指数水平中,这样的人也有,但会是你吗?没有人敢出来这么说。

那么降低心率是否能延年益寿呢?

曾经有研究,给小鼠服用地高辛(一种可以降低心率的药),服药组小鼠的心率降低,寿命也有所延长。但是研究人员不能将延长寿命的作用完全归结于心率的降低,因为服药组小鼠的进食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体重明显下降。控制热量摄入是迄今为止唯一已经被明确证明的延长寿命方法。所以,导致服用地高辛小鼠寿命延长的原因,到底是热量摄入减少,还是心率降低,还不明确。说降低心率能延长寿命,还为时尚早。

经常运动的人群心跳会加速,那么他们是否应该比不运动的人群短寿?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运动员心率其实比平常人更低!

正常人的静息心率在每分钟60次到每分钟次(我们可以取平均值每分钟75次)。运动员心率比普通人要低,即使是普通人,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心肺功能增加,每博心输出量增加,平时的静息心率也会降低,甚至低到每分钟60次以下,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心脏”,不但很正常,而且还是心肌功能强大的表现。

正常人也可以达到这种心跳,不过是在睡眠的状态下,睡眠时心跳降低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不过,心跳过缓也有可能是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等,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如果发现心跳变慢,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自己有了如运动员般强健的身体,还是先看看自己的心动过缓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事实证明:

1、奥运会金牌得主活得更久

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论文表明,奥运会奖牌得主比大众对照人群平均多活2.8年。这是论文作者对名从年到年奥运会奖牌得主的寿命进行了统计,并与国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的对照人群相比较得出的结论。

2、环法自行车手死亡率更低

环法自行车赛也许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竞技运动,如果运动折寿,那么环法自行车赛选手的寿命应该比普通人短吧?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表明,环法自行车参赛选手的死亡率比同等对照人群低41%。这是论文作者对在年至年间参加过至少一次环法自行车赛的共名法国车手死亡率统计的结果。

3、经常运动可以延长寿命

我们再来看看普通人的数据。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近65万名40岁以上的人所进行的长达几十年的随访数据研究表明:

每星期快走75分钟,相对于不运动的人,平均延长寿命1.8年。

每星期快走分钟,平均延长寿命约4年(3.4至4.5年)。

经常运动并且保持正常体重的人比不运动的肥胖患者寿命长7.2年。

低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降低死亡率约40%。

至此,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证据明确几点:

虽然许多哺乳动物心率与寿命大致呈负相关,但是,人类是例外!运动不仅不折寿,而且延年益寿。

人是生物,不是机器,不能用简单的损耗类比来计算生命的长短。适当的运动,带来的是身体机能的提高、静息心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千万不要忽略人体的适应能力。

静养还是运动,这是个人身体情况以及个人意识选择的问题,只要别被电视洗脑,认为乌龟长寿最好不运动练习龟息大法就好!

心跳慢到哪种程度需要去看医生

大多数情况下心跳过缓都是良性的,有些老年人发现自己的心跳慢了就害怕。其实只要观察一下,自己大力地做一下运动,如果心跳马上就大幅度增加,表明这种害怕没有必要。

因此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单纯心跳较低,可以不必治疗。但应密切观察,医院进行一次2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检查。

如果出现下列表现,则必须尽快治疗,部分病人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心跳<45次/分;

头晕、心慌、黑朦。

想要长寿控制心跳就能达到目的吗?

对于正常状态下的恒温哺乳动物来说,较慢的心跳可能与寿命的长短有关。

不过,人除外!

现如今并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处于健康状态下的人,心跳越慢就能越长寿。

只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安静时的心跳快,会大大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所以,医生们给部分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减慢心跳、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患者死亡率下降30%~44%。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延长寿命呢?

1,运动:就像运动员一样,锻炼多了,心脏就更有力量,每次泵出的血液增多,安静时的心跳就会减慢。

2,控制体重:肥胖的人循环阻力通常比较大,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要通过饮食和锻炼来保持身材,良好的身材也有助于提高自信,保持愉快的心情。

3,戒除烟酒:吸烟与饮酒均可使安静时的心跳加快,烟酒的危害绝不仅仅针对肺和肝,大部分的心脏慢性病,都和烟酒有关呢!

心跳是机体状态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不能为了长寿,盲目追求像运动员一样的心跳次数,只要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次/分)内,同时坚持这三种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医院内科刘德清主任医师提醒,心跳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说心跳越慢就一定会越长寿,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旦发现自己心跳低于60次/分钟,特别是低于50次/分钟,就属于病态,会导致血压偏低、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导致机体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引起缺血性疾病;对儿童而言,如果心跳过慢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最健康的心跳次数应为60-75次/分。此外,人的寿命不只是取决于心脏一个器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看完点个↓↓再走呗~~

喜欢就请转到朋友圈呦~~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lctx/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