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指的是王八和龟的寿命很长,而这两种动物在陆地上的活动是很慢的,大部分都处于静息状态,其心跳也慢,所以有一种说法,心跳慢者更长寿,果真是如此吗?下面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人的正常心跳是怎么定义的?
全球的教科书都将正常的心跳定义在心跳60~次/分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就属于正常,比这个范围慢和快都不正常,比次/分快叫心动过速,比60次/分慢就叫心动过缓。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它是经过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并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数据。
2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都对人体有危害吗
2.1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心率不小于45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心跳的起源点是正常的,也就是最早心脏发电的部位是正常的,心率不小于45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需要结合年龄和窦房结功能判断,一般年轻人特别是运动员,如果心率在45~60次/分之间,只要没有临床症状,大部分都是正常的,这部分人的心动过缓,对身体基本上没有危害,但这一部分人是不是比心跳大于60次/分的人活得更长呢?并不是这样,并没有证据这样显示。
如果中年以上特别是年纪大的就需要进一步仔细检查,看看窦房结(最早发出心电的地方引起心脏跳动)的功能有没有问题,如果窦房结功能没有问题,也没有其他的计划因素,例如甲状腺机能减退和电解质紊乱。
由于这部分人的重要器官的灌注能够得到保证,不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但要注意在体位改变的时候动作缓慢,且需要定期观察。
(2)心率小于45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
任何年龄的窦性心动过缓,都需要寻找原因,如果是不能纠正的原因导致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如果不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寿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它可能会导致人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也就是心脏的射血会明显减少,影响重要器官的供血,安装人工起搏器的目的就是恢复心脏的供血功能,保证心跳不会因为太慢而供血不够。
(3)心率小于60次的非窦性心动过缓
所有的心跳小于60次模范的非窦性心动过缓,都有可能是窦房结出了问题或者是在心电传导过程的重要组织----房室结功能出了问题,所以需要查找原因,并积极的治疗。
2.2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当然也有可能非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导致的心动过速。
(1)窦性心动过速
由于某种生理性的原因和疾病可以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者大部分都具有心慌的感觉,心跳速度越快,心慌感觉越明显,可以说窦性心动过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人体需要供氧给养增加的时候,加快的心率能够增加心输出量,适应身体的需要,活动的时候心跳增快,就是明显的例子;但另一方面,窦性心动过速可能对身体也有危害,它会加大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剪切力,增加血管内膜损伤的概率,如果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有斑块更容易破裂的风险,如果血管中层有薄弱的患者,还有可能导致血管的撕裂(即夹层),这是对身体有害的方面,所以总的来说,如果静息态出现了窦性心动过速要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加重心血管的损伤,并且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的急性事件。
(2)非窦性心动过速
非窦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这些都是异常的心动过速,需要做出及时处理,它的危害与心动过速的速度有关,也与心动过速冲动起源的部位有关,心动过速的速度越快,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可能性也大;房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它比室性心动过速更为安全,更不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但是太快的室上速也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例如高危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速度非常快,时间一长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室性心动过速超过次/分的频率,需要严密的监测,速度越快,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可能性越大,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一旦发生即刻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人的神智马上丧失,需要马上抢救,立即行电复律。
3在正常的心跳范围内,心跳快慢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吗?
(1)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对于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心跳越快,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大,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破裂的风险和内膜损伤的风险,以及动脉夹层的风险,所以对于这部分病人来说,心跳快肯定不是好事,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全球的指南对冠心病和心衰的患者做了心率的建议,需要将患者的基础状态下静息(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还没有起床状态下)心率保持在50~60次/分间为达标,也就是在这个范围是最好的,出问题的概率最小,但是这个基础状态静息心率医生很难判断,因为医生不太可能早上跟踪病人,所以一般在临床上,医生要求将这两种患者的心跳控制在休息状态下60次/分左右,不要超过70次/分就可以。
同样对动脉夹层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需要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尽量控制心率,其标准也是保证重要器官的基本灌注不受影响,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剪切力,当血管不在撕裂并得以恢复,目标可以参照冠心病和心衰的心率控制。
(2)对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者
对还没有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但是是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者,也就是危险因素比较多的,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肥胖等,需要尽量控制患者的心率,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心率正常范围内,心跳越快,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越大,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急性事件的概率也越大。所以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慌,往往会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临床医生一般以80次/分为界,超过80次/分的心率如果有心慌的症状是需要用药物降低心率。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指南指出,在正常范围的心率一定需要下降到某个程度,这也说明目前在正常心率范围内,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者降低心率还没有得到全球学者的举世公认。
(3)对于健康者
有部分研究也看到一种趋势:对健康者来说,心率如果大于80次/分,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于80次/分以下者,虽然升高的幅度不大,但有差异,也就是有轻度升高的趋势,所以得出结论:静息状态下心率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增高,心率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如果没有症状,心跳在80~次之间的正常健康者是不需要治疗的。
综上所述,心率确实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关联,心跳快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但是心跳不是越慢越好,需要在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的慢才是安全的,即使是在正常的心率范围,当心跳超过80次/分的时候,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但对于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心率,对未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者,有症状可以考虑控制心率到80次/分以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发作,延长生命。
武大人民陈博士支持原创!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