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超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20-8-22 16:54:26   点击数:
  

孙世宇 陈明慧 沈伟军 张玲玲 牛小引 傅舒昆 林福清

上海,同济医院麻醉科(孙世宇、陈明慧、沈伟军、张玲玲、牛小引、傅舒昆、林福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39(09):-.

DOI:10./cma.j.issn.-..09.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将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对比,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下肩关节镜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D组)和Dex复合罗哌卡因组(E组),每组30例。

入选标准:①术前诊断肩袖撕裂;②择期手术;③年龄45~75岁;④单侧手术;⑤ASA分级Ⅰ、Ⅱ级;⑥无心肺和精神病史;⑦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异常;⑧BMI<30kg/m2。

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后,D组注入0.35%罗哌卡因12ml,E组注入含1μg/kgDex的0.35%罗哌卡因12ml。之后给予全身麻醉。记录术前(T0)、手术开始5min(T1)、手术开始30min(T2)和拔除喉罩30min后(T3)患者的HR、MAP和SpO2,记录T1、T2时BIS值,记录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停用七氟醚至拔除喉罩时间)、阿片类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用量、七氟醚使用量以及患者在术后6、12、18、24h的VAS评分等指标。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BMI、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中MAP、HR和SpO2比较

E组T1~T3时MAP低于D组(P0.05),T0时两组患者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3时HR低于同时间点D组(P0.05);T0~T2时两组患者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各时点SpO2均在正常范围(表1)。

2.3 术中镇静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T1、T2时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中静脉镇痛用药及吸入用药情况比较

E组舒芬太尼、七氟醚用量较D组降低(P0.05),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5 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与D组比较,E组患者在术后6、12、18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表3)。

2.6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E组发生心动过缓2例,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上述患者经阿托品处理后,HR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在复苏后48h内均未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表4)。

3 讨 论

本研究肩关节镜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中Dex复合罗哌卡因,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相比,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及七氟醚用量的同时,能够提供更加平稳的麻醉状态。

本研究发现肩关节镜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中Dex复合罗哌卡因,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相比,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其机制可能为:①外周作用,Dex抑制外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尤其是C类和A类纤维的传导,从而缩短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作用于外周神经血管上的α2受体,收缩血管,从而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持续时间。②中枢作用,Dex作用于下丘脑室旁核和背根神经节处的神经元,抑制其电生理活动,从而缩短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增强其镇痛作用。③自身作用,Dex不仅具有温和镇痛作用,而且可明显减轻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感体验。

虽然本研究中并没有低血压的发生,但是有2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故罗哌卡因复合Dex时,某些特殊患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需要特别小心。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纯罗哌卡因,臂丛上干和颈浅丛阻滞时采用Dex复合罗哌卡因,不仅能够减少肩关节手术中阿片类药物及七氟醚的用量,提供更加平稳的麻醉状态,而且可减轻术后12h内的疼痛。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lctx/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