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搅团 发布时间:2024/12/14 17:25:50 点击数: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岁时百问》里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4月4日,农历2月22,又是一年清明节,梨花风起,草木萌动,春意正浓,到处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说到清明节,在我国已有年的悠久历史,然遇这一重要的节气,除了扫墓祭祀,你还知道有哪些重要的传统习俗吗?恐怕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将一些老传统遗留下来的习俗给淡忘了,以为清明节留留扫墓而已,其实不然。点妈在这里提醒大家,尤其家有孩子的,你应该知道,在这重要的节气里,放假三天,你还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4事食5味”,以此让他们了解与记住与清明节有关的一些传统习俗与丰富的食物俗物,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的。即便做不成,讲给孩子们听,是不是也可以丰富他们对节日文化的了解呢!那清明之日究竟有哪些要做的传统事和要吃的美食呢?下面我们逐一梳理介绍一下。做4事:传统习俗别忘了祭祀扫墓:缅怀亲人及先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祭祀扫墓是中国人家家户户最隆重盛大的的事情了。它凝聚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所以,在这一天,除了和孩子们一起纪念自己已故的亲人,有条件的话,家长还可带孩子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献花,让孩子们懂得缅怀先烈,懂得感恩,增进他们的爱国主义。探春出游:亲自然,悦身心除了祭祀扫墓,探春出游也是清明节的一大重要节令传统了。这件事情自然可以在扫墓的时候一起做了。踏青郊游对于孩子们而言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不仅可以让他们亲近自然,还可以愉悦孩子们的身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所以,放假三天,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将这一事件提前筹划起来。但提醒一点,注意提前查看天气预报,记得带伞哦!门前插柳:祛鬼神抱暖春除了祭祀扫墓,门插插新柳,也是清明节的一大传统习俗,俗意谓可祛疫鬼。小时候,我们家长就有这一传统,和父母一起弄这件事情,虽然简单,但记忆里却特别开心。只是,现在这些传统已经被年轻人被渐渐淡忘甚至抛弃了。虽然不再举行这一仪式,但讲给孩子们听听,还是挺有意思的,小孩听来想必也很好感兴趣。闲着也是闲着,有空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下这些传统节日习俗。放风筝,荡秋千:也是传统的习俗活动这一活动也是历史悠久了,相信清明节如果带孩子们去放风筝荡秋千的话,娃娃们一定是非常乐意且开心的。食5味说完了带娃宜的几件事情,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明节有哪些老传统遗留下来的美食吧!青团糕:自带鲜活的春日气息清明节前后,如果说有一种美食染绿了江南,风靡了美食圈,那便是出自江南的娇小可爱、玲珑剔透的青团了。说到青团,纵然如今的市场上出售的青团多种多样,但最让游子们怀念的,怕是唯有来自家乡的纯手工制作的青团了吧,其由艾草与糯米做皮,包起芝麻花生馅儿,最是家中味道了。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的具体日子是清明节前一两日。这一两天,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在我国已绵延了两千年的历史,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至于具体吃什么?没有固定的说法。可以吃冷粥冷面,也可以饮春酒品新茶等。因其原发地是山西,因此,到了寒食节,晋北地区的人习惯吃凉糕凉粉等,晋南地区的人则有吃炒奇的风俗。炒奇是什么?就是把面蒸熟后切成骰子大小的块状,晒干后再用土炒黄。不过,这样的饮食习俗现在已经基本不被保留了,了解一下,仅做纪念而已。捋榆钱:圆圆叶儿做饭团说到榆钱叶,现在的孩子恐怕很少见到,更别提知道什么榆钱饭了。但80后以前的人应该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一句话吧:“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这话用在我身上就很合适。我是西北人,小时候,清明节前后,和小伙伴们常常提着袋儿去捋榆钱,边捋边吃,装满袋子后提回家,让母亲做一碗榆钱饭,满满的清爽味道。不过,现在路边看到榆钱怕是不敢再捋了,因为树上打农药的多了。想吃榆钱粥,也只能化作思念了。苜蓿搅团:三月三,苜蓿芽芽拌搅团除了榆钱,苜蓿芽也是西北地区非常好吃的一种野菜,清明节前后最为鲜嫩,采摘者主要在农村。不过,原本我以为这菜只有西北农村有,后来才了解到,这菜在南京人那里也很受欢迎,上海人,江西人等都能吃它。采回来的苜蓿芽,拌成凉菜,鲜嫩中不失嚼劲,清爽里带着甜香,能让一冬天吃腻了鱼肉腥荤的胃口大开,不知不觉间三两个馒头便下了肚。如果把苜蓿芽芽和肉肉一起包进饺子里,等一个个胖嘟嘟的饺子上桌,更是满口的清香鲜嫩。子推馍作为西安人,我自然对西安本地的美食了解得更多。最后,说一下本地清明节很传统的一种美食子推馍。这种馍重量可达一斤,通常以红豆、黑豆、食用色素等物为原料,用剪子、镊子等工具精心制成各种花样,内部或包鸡蛋,或包红枣,也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好了,关于清明节的一些饮食文化,我们就分享到这里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与小吃,如果文章里没提到的,大家还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家乡的习俗与美食,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最后再次提醒大家,有条件的话,记得和孩子一起做二三事哦,因为这年头的学生放个假真不容易,连放假都要沾老祖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