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SV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uperventriculartachycardia)的简称。一般情况下,规律的窄QRS波心动过速是室上性的。从机制上最常见的是折返性SVT和自律性增高性SVT。
1、折返性SVT,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房室结具有快慢两条或多条传导通路引起折返而发生心动过速。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ytachycardia,AVRT)是由于房室之间除有正常的传导通路房室结之外,还存在旁道,从而形成折返。这就是所谓的“小三发飙”啦。
(3)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inusnodalreentrytachycardia,SNRT)激动在窦房结或窦房结与心房连接处折返形成心动过速。单从一次的心电图较难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但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应用β受体阻滞剂常有效终止发作。
2、自律性增高性SVT,常见以下几型:
(1)房性异位性心动过速(artialectopictachycardia,AET):是由于心房潜在的异位激动点自律性增高所致。但异位激动点在窦房结附近是,需与SNRT或窦性心动过速鉴别。
(2)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junctionalectopictachycardia,JET):房室交界区异位激动点自律性增高,频率超过交界区自身固有频率而形成。
心电图一:
AF,2;1传导,F波明显,下壁导联逆向,V1导联正向,符合起源于右心房的峡部依赖的逆时针折返的心房扑动。
心电图二:
首先考虑AVRT,下壁导联可见心房波为逆向,aVR为正向,考虑折返路径为房室结正向传导,旁路从心室向心房逆向传导。
心电图三:
放大该图,V6导联的ST前段可见逆向心房波,下壁导联S波后隐约可见心房波,aVR导联正向心房波。故首先考虑AVNRT。
心电图四:
II导联上可见明显的正向心房波,故考虑AET可能,异位激动起源于窦房结附近,当然需结合临床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且凭此图,不能排除SNRT。
参考文献:
ECGWave-Maven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