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生活中爱喝酒的人不少,但你是否知道,酒精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乙醇摄入量与死亡率相关曲线呈U型关系,即乙醇对机体可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双重作用。适度饮酒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但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严重损害机体健康。今天,宝时健康和您一起了解过量饮酒容易导致哪些身体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
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l水平下降,减慢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乳糜微粒的清除速度,导致脂代谢紊乱,进而引发冠心病。饮酒还可引起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等疾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剧烈波动。饮酒后血浆皮质醇、肾素等水平升高,可导致血压升高。当酒精摄入量30g/d时,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出现血管扩张,进而发生血压下降。
2、消化系统疾病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大量摄入酒精而导致肝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病变。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急性肝衰竭。代偿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90%,若继续饮酒,生存率降至70%。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继续饮酒,其5年生存率≤30%。因此,肝炎或其他肝病患者应该禁酒,包括酒精含量很低的酒类,如啤酒。
胰腺炎:酒精降低奥狄(Oddi)括约肌的压力,破坏胰腺腺泡细胞结构,易导致十二指肠液进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酒精还可以选择性损伤胰腺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糜烂性胃炎:饮酒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与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刺激胃肠道黏膜和胃黏膜防卫因素减弱相关。
3、神经系统疾病
卒中:长期饮酒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和血管内膜坏死,增加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脑出血风险。酒精还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增加微循环阻力,诱发脑血管痉挛。一项对年轻卒中患者的研究显示,卒中发作前24小时的酒精摄人量40g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神经系统损伤:慢性酒精中毒者常出现严重营养缺乏,尤以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为著。其中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韦尼克-柯萨可夫(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较为典型。Wernicke脑病以共济失调、精神错乱和眼动异常为主要特征。有慢性逆行性遗忘表现的Wernicke脑病又称Korsakoff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对近事的记忆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对外周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表现为肢体疼痛、肌肉无力、四肢远端末梢感觉和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腕下垂和手部肌肉萎缩。病变若累及视神经将导致酒精中毒性弱视,即使戒酒视力也不会完全恢复。
4、内分泌疾病
骨质疏松:大量酒精摄入是男性和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的高风险因素。戒酒是预防嗜酒者骨量继续丢失和骨质疏松的最好措施。血糖水平紊乱:过量饮酒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相关。长期过量酒精摄入可影响胰岛功能,并通过影响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活性等,导致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酒精可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原分解,空腹饮酒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肝糖原储备不足或同时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时。由于脑组织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在短时间内可致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5、泌尿和生殖系统危害
肾功能不全:大量酒精在体内蓄积,2%以上酒精以原型从肾脏排出,导致肾实质的细胞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痛风: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尿酸增高,并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生殖系统损害:过量或长期酗酒,可使睾丸萎缩,生殖功能减退,性欲衰退,精子畸形和阳痿。嗜酒者的精子活动率比正常者约下降30%~38%,数量减少30%~50%。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停止排卵。孕妇过多饮酒,可致胎儿畸型、死亡,胎儿死亡率为2%~5%,畸型率达20%。
6、其他
眼病:大量酒精摄入可导致眼睛充血,损害视网膜,发生“酒弱视”。另外,长期大量饮酒还易诱发结膜炎、视神经炎和青光眼。癌症:研究显示,酗酒者的多个部位癌症发生风险升高,尤其是口腔、咽喉、食道、肝脏等。国人酗酒者的口腔癌发生风险升高约10倍。
饮酒限量标准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毫升,或葡萄酒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毫升,或葡萄酒毫升,或38度的白酒50克。
Tips
1、喜欢喝白酒的人要尽可能选择低度白酒,忌空腹饮酒,尽量少喝。2、饮酒时不宜同时饮碳酸饮料,比如红酒加雪碧、啤酒加北冰洋汽水儿之类的。女士们尤其喜欢这样喝呢,自觉戒掉这种喝法吧。3、血尿酸过高的人不宜大量喝啤酒和白酒,以减少痛风发作的危险。4、患有某些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胰腺炎、肝脏疾病等)不应饮酒。5、不建议任何人出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