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昨天更冷了,因为昨晚不明原因的失眠今早我迟到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放纵自己居然可以迟到,坐在电脑前我告诫自己“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成不易,保持更不易。”查完病人后开始快速的处理医嘱,在这期间有个比较麻烦的门诊病人一直跟我捣乱,让本就缺觉的我更加躁动。“袁医生,你还忙吗?”我心想“刚在,怎么又来了。”回头一看是老7床患者王阿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我的背后,看着她一脸的微笑,我的躁动也平复了不少,也想起了几个月前她。王阿姨今年60多岁,因为“冠心病”在2年前成为了我的病人,那时的她总是怀疑自己已病入膏肓,尽管经过“冠脉造影”已明确诊断她的病情很轻微,但是她还是整天忧心忡忡,闷闷不乐,病情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善。就在几个月前王阿姨因为“窦性心动过缓”再次入院,因为心脏跳的太慢了,供血量明显减少,所以出现了诸如活动后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原本就不怎么快乐的她变的更忧郁了,开始严重的失眠、焦虑、悲观,活着很痛苦。经过我们反复的检查最终确定她的“窦性心动过缓”与迷走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当时我也是急的挠头,为此还和我的小伙伴们进行了一次疑难病例讨论,在确定了治疗方案后准予王阿姨出院,院外坚持口服药物治疗,临出院时我给王阿姨说“您这病不能算是个大病,您的植物神经紊乱了,所以你天天不开心,出院后您适当的锻炼身体,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您都要微笑20分钟,这样您的症状就一定会有改善的。”从那儿后王阿姨每次来复诊时脸上都挂着微笑,每次都说症状减轻了,谢谢你袁医生。今天王阿姨又如同往常一般复查了动态心电图,与原来的几次相比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阿姨自己也感觉自从开始每天把微笑挂在脸上后心情好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整体担心血管会不会堵,心脏会不会停跳,觉睡好了,饭吃的香了,人有劲儿了,心情更好了,总体感觉非常良好。但其实她的心电图还是有问题的,我再次给她调整了治疗方案,确定了下次复诊时间,然后把阿姨送到了门外。到门外啰嗦的王阿姨微笑着跟我说“袁医生,这人真是有意思,以前我天天想着自己冠心病严重时就真的越来越重,现在我天天乐乐呵呵的症状真的就越来越轻,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呀?我现在都笑成习惯了,老伴儿老问我你是有什么事儿吧,怎么这么能笑。”我说“您快走吧,再不走就赶不上中午饭了。”看着王阿姨离去的背影,我也笑了。
我说这些不是要鼓吹心理暗示在疾病的治疗中有多重要,更不是要夸我自己多么会看病,只是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在我们每天的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那些患者,他们的痛苦真的全都是疾病本身带来的吗?是不是有一部分是心理的病?如果我们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那么患者是不是就会减轻一点痛苦。同样的道理,作为患者如果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给自己一些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少一些消极和悲观,那么是不是痛苦就能少一点呢?我的小伙伴们,咱们搞个课题吧?
我是这么想的,这个事儿归结到最后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我们的内心住着两人,一个是我们的好朋友,一个是我们的敌人.当我们面临困苦时好朋友会传递给我们政能力,积极引导我们战胜困难,早日脱困;而那个敌人只会带给我们更多的负能量,把我们带入更深的泥沼,越陷越深。如何用好我们的好朋友,如何打败我们的敌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你的底盘你做主。
你笑了,整个世界都笑了,你哭了,全世界也哭了。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北京那治疗白癜风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