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7-2-9 23:34:28 点击数: 次
Freescience按:作者简介WilliamS.Hwang: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在校期间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国际会议和SCI论文,其中两篇核心期刊论文获中国康复医学会授予的优秀论文;曾被选派到澳大利医院GreenslopsPrivateHospital学习交流。人是复杂的,医学亦然,临床诊断思路有时建立了会被其他证据完全推翻,从而使疾病的本质真正得以明朗。6月16日14:20左右,执勤车队翻越唐古拉山脉时,对讲机里紧急呼叫我,那位班长手痉挛和呼吸困难再次发作,于是拿着药箱和听诊器血压计下车,在路边等待后方载病员的车辆,于是迅速钻入车厢内开始查看病情。见其平躺在驾驶座后方的狭小空间中,呼吸急促,手指痉挛,仔细观察其痉挛特点,发现手指苍白,痉挛部分与发白处均以掌指关节分界;患者抱怨右上腹剧烈疼痛,按压右肋下缘,疼痛加剧,无反跳痛,用拳隔着左手叩肝区,出现叩痛;伴着汽车的摇晃和发动机隆隆声,用着简易听诊器听诊双肺和心脏,那时我整个人要崩溃掉,因为根本听不太清。在来基层前的好几年,我一直用的是Littmann听诊器,心里嘀咕着基层应该不会有神马复杂病号,于是将其束之高阁,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听,听诊特点和昨晚大致相似,双肺呼吸音较清,心音调较低,强度弱,吸气相明显,呈现“da-da-dada”节律,脉率不齐。情急之下开始按照PSVT处理,左右交换按压颈动脉窦,处理3min,病人症状缓解。但其后发生的一切让我不得不质疑自己。病情缓解了,但心里并未平静,40min后患者再次发作,同样的处理方法已无效果,并且出现头晕,强烈的恶心、呕吐、右上腹腹痛加剧症状,但患者并无胆囊炎或结石病史,情急之下联系并借用首长的小车,17:10将其送至沱沱河急救中心站做了ECG,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心动过缓,HR54次/分,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我楞了,完全不符合我当初PSVT的诊断,但为什么刺激迷走神经会缓解?难道是PSVT终止了,我没抓到证据?发愣之时患者抱怨头晕严重,手指发白,急测血压BP88/60mmHg,紧急静脉补液后,患者情况大致缓解,请示了领导,拦了在青藏线自驾游的地方车辆,将其紧急下送到km医院,驱车近7小时,和患者坐在后排座上也担惊受怕了7小时,于17日凌晨2医院急诊科。办理好住院手续后,自己回到单位寝室,大概凌晨3点,一直到21点都没有休息,因为焦虑,因为害怕,因为想对病人有个交代,同时对自己有个交代。查询了大量资料,在纸上列了思维导图去进行每种疾病的鉴别,支持点,不支持点,但始终无果,直至患者15:20左右将既往检查结果和今日检查结果交予我后,一切恍然大悟。检查结果:CBC(-05-17):高血红蛋白血症,Hgbg/L;ECG(-05-17):窦性心率,电轴左偏-53度,心电图大致正常;颅脑CT(-05-17):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11-18):未见明显异常;颈椎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乙肝两对半HAVIgMHIVAbHCVAbTPAb血凝四项(-05-17):正常;血生化(-05-17):ALT43IU/L↑;Ca2.26mmol/L;CO2CP17vol%↓;血生化(-05-17):ALT23IU/L;Ca2.5mmol/L;肝胆脾胰双肾(-05-17):未见明显异常;电子结肠镜(-11-17):轻度直肠炎,内痔;颈动脉超声(-11-19):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结果大致正常,但两张超声心动图引起本人注意:UCG(-05-17)相比于半年前的UCG(-12-01)有如下特点:心各腔室内径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三尖瓣由轻度反流进展为中度反流,压力增加10mmHg,达30.4mmHg;出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临床发病特点分析:所有发作几乎均在海拔m以上,且每次执行任务工作天数超过每月总计约15天,其余时间在海拔约m左右——分析:长期慢性缺氧,执勤时急性缺氧诱发疾病;半年内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扩大,且肺动脉压力异常——分析:结合高原工作15年历史,考虑心肺功能及结构异常;每次发作心音低弱,脉率不齐,而且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右上腹剧烈疼痛,生化显示肝酶谱增高——分析:急性右心衰竭,肝淤血疼痛;未发病时ECG正常,发病时ECG出现左前分枝传导阻滞——分析:急性心衰或潜在性的心律失常诱发LAFB;每次双手痉挛,手苍白均已掌指关节分界,保暖揉搓后症状缓解——分析:血管痉挛,灌注不足,虽然轻度直肠炎,但是电解质吸收及调节主要在小肠和肾脏,检验血清电解质和肌酐正常,非电解质紊乱导致痉挛。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肺中小动脉平滑肌增厚,海拔m以上急性缺氧致血液黏滞,血管痉挛,肺动脉压力急速增高,导致右室压力增加,三尖瓣反流,出现急性右心衰症状,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手部痉挛特殊的特点,其后查阅大量资料才知道,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继发性Raynaud’ssyndrome(雷诺综合征)。回忆心音特点,恍然,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但为何诱发迷走神经兴奋可以缓解症状,也许是急性心衰发作时,交感兴奋,诱发迷走反而是一种缓解。再者,其后两次发作,患者主要是平躺为主,后送期间由于处于坐位缓解了心衰症状,随着海拔下降,氧分压提高,缺氧情况明显改善,所以后送过程中并未发作。毕竟诊断“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长期处于高原环境)是排除性诊断,右心导管检测PA压力才是金标准,医院水平设备有限,无条件做Holter、BNP/NTpro-BNP、脑电图等检查去排除快速性心律失常、癫痫等疾病,医院进一步诊治。心中奔腾的草泥马行医就是这样,有无数个坑等着你,并且你不由自主去跳进去,但有一点,你必须跳出来,否者“医生”只是你害人甚至杀人所打的幌子罢了!留言里说:“为什么你挺不错的,最后却去了基层?”我只想告诉他,再牛叉的过去都不能保证你有光明的未来,要么你顺势而为,要么你顺流而下,更何况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拼关系的时代,拼能力的时代;也是一个机遇迸发的时代,制度变革不完善而浪费人才的时代。阅读过MalcolmGladwell写的《Outliers》的人都应该明白其中理。有时候你要比别人努力上百倍,才能脱颖而出,有时候你不作为可以找千千万万个理由,但作为只需要一个理由。正如仍然选择在冬季零下十几度的高原、缺氧仍可以耐受情况下坚持健身一样,虽然自己是医生,但医生始终是靠不住的,Healthreallymatters,就连我有时也不相信自己,若有一天我出现意外需要就诊时,我不敢保医院的医生可以保住我。原谅我从不相信一些人一些事,如果我不能在这边远地区好好照顾自己,自己保障自己,更别提他人。不是因为我的极端,而是奇葩的经历,明白了些许道理。曾经在单位遇到过22岁的义务兵因运动前未饮水,弯腰捡球时突然无力跌倒,左半身偏瘫,肌力0级,双眼向右凝视,语言模糊,起初认为基底节区出血,医院时肌力开始恢复,诊断TIA没得说……如此年轻就TIA,危险因素RF包括缺氧及高血红蛋白血症……只能说在这地儿,一个人不能不具有生存意识,生活质量虽然谈不上,但高原条件会告诉你:你还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要珍重!本文来自TMMUfreescience~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投稿请扔至TMMUfreescience.
皮肤病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