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
我们的硬件设施
我科共有床位53张,其中冠心病监护室(CCU)床位6张。心导管室1个,配备西门子DSA系统1套,并配备国际先进的多道电生理诊断系统、射频消融仪、FFR检测仪、血管内超声,以及IABP、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还拥有心脏彩色超声、食道心脏超声、运动平板、动态血压、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经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等技术设施。
开展的治疗技术
目前已能开展国际上几乎所有先进的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手术,年手术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常规开展的介入技术包括:右心导管术、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药物球囊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冠脉血栓抽吸、冠状动脉瘘封堵、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式电复律装置(ICD)植入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起搏电极拔除术、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年共开展各类介入手术例,其中冠脉介入治疗手术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52例,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手术48例。
本科技术优势
1、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
近年来,我科在保证手术安全和成功率的基础上,致力于发展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大幅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创新和特色,经桡动脉分叉病变、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的处理上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水平逐年提高,与急诊医学科密切协作,5年来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手术例,成功率99.5%;术后院内死亡率2.2%。病死率远低于全国8%的水平。开展了3例心肺复苏后的PCI治疗,效果显著。急性心肌梗死D-to-B平均时间由5年前的分钟缩短至分钟。年引入FFR检测技术以来,我们对大部分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常规进行FFR检测(年例),对于FFR正常的患者不用植入支架;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支架植入,使病人更大获益;目前我科FFR手术的例数及质量在国内领先(全国第14位)。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后,相当于给心内科介入治疗医生加上了一双“眼睛”;使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冠脉内斑块的大小、性质;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概率及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2、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常规开展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房扑、频发的症状严重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射频消融。近4年来,随着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崛起,我科应用三维导航系统,成功完成了数十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即刻成功率达到%;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20%。年至今又成功开展了多例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颤,即“房颤一站式治疗”,使我科在房颤治疗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该手术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等于用微创的方法在左心耳加一个“盖子”,防止心脏内血栓的形成,基本杜绝了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为高龄的房颤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开展了各种起搏器植入(双腔、单腔起搏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同时,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目前也在我科迅速开展;对顽固性心衰治疗的显效率达到80%。此外,抗磁共振起搏器的医院前列,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后可进行磁共振的检查。5年来,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超细电极的间隔部起搏和希氏束起搏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3、肾动脉介入治疗
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经桡动脉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使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显著减少。术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同时避免了肾功能的恶化。
4、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瘘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即冠状动脉存在一条异常的通道,将动脉血分流到身体其它部位;此病约占冠脉造影患者的1%。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晚期可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主要方法是开胸将瘘管结扎,手术创伤大,风险也大。年我院在上海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介入的方法完成了多例冠状动脉瘘封堵术,疗效满意,患者术后即可下床行走。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科室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提升,在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用更好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长按识别图中白癜风复发怎么办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