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AHA2017现场争鸣射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8-5-5 19:02:40   点击数:
  AHA现场争鸣——射血分数改善或恢复的心力衰竭,是否继续药物治疗?

-11-21国际循环国际循环

AHA

美国阿纳海姆

编者按: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种由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或恢复后是否应持续药物治疗?AHA科学年会学术争鸣专场,来自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分子心脏病研究所的MichaelKiernan教授和美国哈佛医院的AnjuNohria教授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分子心脏病研究所MichaelKiernan教授

心力衰竭缓解患者仍需持续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缓解是指心衰临床进程稳定,症状缓解,并非今后不再发生心衰事件。心衰缓解患者仍存在很多心衰表型:心衰相关基因,细胞外基质未恢复正常,VO2峰值低于预期,生物标志物异常,事件发生率高,心衰复发并不少见,停服神经激素类药物与心衰复发相关。更重要的是,临床不能区别真正的复原与缓解。

1.心衰相关基因异常持续存在

一项小鼠研究显示,在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后,个心衰相关基因中约60%仍调节异常;异常的HF基因与压力负荷应答过度相关,也与死亡率增高相关。

2.心肌结构未恢复正常

一项研究检测24例植入心室辅助装置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肌胶原水平,机械性心肌去负荷后,胶原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其中6例患者的心肌超微结构仍提示为心肌病。

一项纳入33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研究,观察成功消融后左心室容积的变化。消融成功后平均64个月,与健康对照组和消融前LVEF55%患者相比,消融前LVEF50%患者尽管LVEF已上升至60%,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均显著高于前两组,弥漫性心肌纤维化也有显著差异。

3.心脏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

研究显示,心衰患者LVEF恢复正常后,预期VO2峰值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另有研究表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与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患者具有相似的预期VO2峰值。

部分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在产后可恢复左心室功能,一项研究发现,尽管产后平均10个月时,LVEF恢复正常,但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储备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4.生物标志物异常和不良预后

一项纳入例慢性心衰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尽管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患者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相比,生物标志物检测值和无事件生存率都优于后两者,但仍有30%的LVEF恢复正常心衰患者BNP高于95%百分位数,44%可检测出心肌肌钙蛋白I。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患者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有近似的心衰住院率。

一项ICD植入患者的研究同样提示,无论LVEF是否改善,ICD电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多项研究显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后,平均随访2.8~8.7年,心衰复发率14%~39%。其中一项研究提示,停止药物治疗可显著增加心衰复发风险。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随访0.5~8年,心衰再发率在不同研究中为0~80%,平均27%。

5.停药后心衰复发

研究显示,慢性心衰患者服用卡托普利6个月后停药,血浆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又逐渐升高。

在一项双盲对照试验中,慢性心衰患者服用喹那普利4个月,随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喹那普利继续治疗组,安慰剂组的临床表现如NYHA分级、呼吸困难、疲乏、水肿比治疗组明显恶化。另一项关于美托洛尔的试验也得出类似结果,即停用美托洛尔后,心衰症状加重。

综上所述,心衰缓解并不代表真正的复原,而只是部分心衰表型的恢复正常,并不一定提示心脏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恢复正常。因此,LVEF改善的心衰患者仍然会伴随事件风险增高,临床表现也不如预期。目前,研究证据不支持稳定性心衰患者停止标准心衰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缓解患者并非都需持续药物治疗

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需区别对待

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患者具有如下特点:更年轻,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发病率更低,死亡率低于射血分数降低和保留心衰患者,住院率更低,生化指标、心肌超微结构和功能仍有持续异常。尽管研究显示,持续药物治疗是保持长期恢复的唯一预测因素,然而,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可以有多种病因,不应混为一谈。正如Kiernan博士指出,心衰缓解和真正的复原不同,有些病因导致的心衰更易得到真正的复原,而有些病因导致的心衰则更多表现为单纯的缓解。例如,能量代谢异常导致的心肌病如应激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完全复原的可能性很高。其次是,毒物导致的心肌病如化疗和酒精。炎症因素导致的心肌病最不易完全复原,如病毒性心肌炎、SIRS、围生期心肌病,而是倾向于LVEF恢复正常的所谓缓解。

一项纳入例炎症性心肌心包炎患者的研究发现,平均36个月随访中,超过90%患者LVEF恢复至50%。这些患者绝大多数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类固醇治疗,而非β受体阻滞剂和ACEI。5年随访发现,这些患者心衰复发率极低,心包炎是唯一的预测因素。

IPAC注册研究显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年后72%恢复LVEF,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基线时的LVEF水平与LVED大小,而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这些患者LVEF是否能恢复正常并无影响。这些患者心衰复发的最重要因素是再次怀孕以及再孕前LVEF水平。

同样,酒精性心脏病患者在服用ACEI、β受体阻滞剂或醛固酮拮抗剂1年时,LVEF改善的最主要预测因素是戒酒或少量饮酒。随访4年时,大量饮酒患者比戒酒或少量饮酒患者LVEF更低。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LVEF恢复正常或心衰复发主要与心律失常是否得到控制相关,而与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无关。

有些类型的心肌病心衰复发率非常低,如Takustubo心肌病,可能不需长期用药。

此外,有研究发现,最大耐受剂量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并不能预防心衰复发,年龄、左束支传导阻滞、用药后心率、LVED与是否复发相关。

总之,对某些类型的心衰,可持续使用标准心衰治疗药物以预防复发,对另一些类型的心衰,则应通过消除致病因素来预防复发。

治疗依从性影响心衰药物治疗

依从性反映患者对医嘱的遵从程度。理论上,患者应该按照医嘱服药,而实际上,患者根据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自主决定如何用药。总体而言,患者不愿意为降低未来健康风险而承受药物不良反应。

据统计,约9%急性失代偿心衰是由药物治疗不依从引起。心衰患者药物治疗不依从相当普遍。一项纳入例患者的研究发现,5~34%患者不了解自己应服用多少剂量的地高辛、利尿剂或钾制剂以及服用方法。在了解这些信息的患者中,只有52~83%服用剂量达处方要求的75%以上。

药物不依从有各种理由,例如忘记、服药时间不方便、药用完了、不良反应、不认为药物有用、不想长期用药等等。

机会成本

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是否持续用药需考虑:病因,临床表型(LVEF,LVED,NYHA分级),危险分层,随访监测,用药持续时间。

LVEF恢复正常的心衰有各种不同病因,自然病程不同,药物治疗需因病而异。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by/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