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心脏电生理第二十讲心房内折返性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8-8-1 17:15:24   点击数:
  《食管心脏电生理》第二十讲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宋英民井艳

参考书目:《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与临床应用》、《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与临床应用问答》李忠杰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ntra-atrialreentranttachycardia,IART)是指起源于窦房结区域以外心房任何一部分由折返机制形成的心动过速,约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约50%患者有心脏器质性病变,一部分发生在心房手术后,也可发生在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者。

一、形成机制

心房局部组织病变造成心房内组织的传导不均匀和不应期不一致而形成折返环路,是产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其折返环路位于窦房结区域以外的心房任何部位,形成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一致的两条径路。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多因适时的单个或多个心房期前刺激进人折返环相对不应期,发生传导延缓后诱发,快速心房起搏刺激时也可因发生房内传导延缓而诱发。

二、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

1.心房分级递增刺激频率增快或程序期前刺激偶联间期缩短至心房相对不应期时均能重复地诱发及终止。

2.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形态多变,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表明心房上部先激动,反之为心房底部先激动。P′波在aVL导联呈正相或双相提示右心房先激动。P′波在V1导联呈正相,食管导联P′波早于V1导联出现提示左心房先激动。

3.一般P′R<RP′,P′R≥0.12s,多数P′-P′频率固定,R-R不固定,心房率常在-次/分,可有不同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但不影响心动过速的周长和维持。

4.心动过速时快速心房起搏常形成拖带现象,显性拖带可见房性融合波。

5.有时心动过速自行终止前会出现P′-P′间期逐渐延长,系折返环路内发生传导延缓所致

6.S1S2法扫描时,可看到孤立的房内折返。

图13采用S1S-10ms诱发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加ecg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宋英民井艳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by/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