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低温治疗期间窦性心动过缓可降低

文章来源: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时间:2016-10-11 17:30:25   点击数:
  

  医院JakobHartvigThomsen博士在急性心血管护理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低温治疗时出现心动过缓与不出现心动过缓者相比,死亡率较低。

  这是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例院外心脏骤停接受24小时低温治疗(使患者体温降至33°C)昏迷的幸存者。所有患者均有可除颤的主要心律。研究者假设低温治疗期间出现心动过缓可能有更少的神经损伤和死亡率。低温治疗期间每小时记录患者心律,并根据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定义为心率50次/分)和无心动过缓分类。研究主要终点是天时的死亡率。

  49%的患者在低温治疗期间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与未发生窦性心动过缓者相比,这部分患者一般更年轻(57岁vs.63岁,P0.),更少已有心力衰竭(7%vs.19%,P0.01),天时的死亡率更低(17%vs.30%,HR0.38,95%CI:0.22~0.65)。调整性别、年龄、合并症、目击到的心脏骤停、旁观者心肺复苏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后,窦性心动过缓仍与较低的天时死亡率独立相关(HR0.51,95%CI:0.29~0.9)。

  “我们也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与心脏骤停后天时较好的神经状态直接相关,”Thomsen讲到。“当观察到患者最初24小时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时,我们可以告诉家属患者有恢复的可能。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患者可能预后较好的早期标志。希望未来其能与其他工具一起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患者预后较好,哪些预后较差,以更好地优化监护资源分配。”

  (来源:AcuteCardiovascularCare)









































白癜风中医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by/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