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面对的是有个体化差异的人,千变万化的疾病存在于各不相同的个人,需要相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坚持因病施治,因人定制,灵活运用现代化医疗手段,以求达到患者期望的最佳效果。
年6月12日迎来了一位22岁男性藏族患者,反复晕厥2年,再发3天,心电图提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波动在35次/分左右。
该年轻人反复发作意识丧失(晕厥),不干预的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猝死。就该例心动过缓而言,安置起搏器无可厚非,但是他的一生将需要更换数次起搏器,麻烦并且费用高。那能不能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安全、有效且经济呢?经心血管内科刘剑雄主任、胡咏梅副主任、张文勇副主任的医师团队认真讨论,此年轻人心动过缓的发病机制中迷走抑制因素占重要成分,且术前运动实验及阿托品药物实验反应明显,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慎重考虑后最终决定行三维指导下标测及迷走神经丛消融。
作为一种治疗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率显著减慢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开展都不多,无借鉴经验,可能非专科医生或者部分专科医生都闻所未闻,但手术方式类似于临床应用多年已非常成熟的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我院电生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射频消融经验,所以这不是一次冒险的尝试,而是一场有充分准备的创新。
手术由张文勇副主任医师及周远林主治医师实施,行右房两个迷走神经丛消融后心率增加到65次/分,再穿房间隔到左房行神经丛消融,术后患者心率70次/分左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平均心率69次/分,无任何不适,这名小喇嘛得以重获新生。
这例基于患者具体情况量身定治的手术成功且完美,因此这种右房结合左房的步进式迷走神经丛消融术式使我院在VVS的治疗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迷走神经丛消融给频繁发作、症状严重的VVS、经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我们期待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技术创新性运用上开始更多新的篇章,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本期编辑:Shingshing
图文来源:心血管内科
医院
总服务台:-
预约-(本部)、(皮肤科草市街分部)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