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座神奇的古村,房屋藏在地下,无

文章来源:搅团   发布时间:2024/3/24 13:44:54   点击数: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329.html

我国地域广阔,房屋结构、风土人情都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区别。在众多的古村中,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秦岭作为西安周围名气不小的风景,吸引着很多外地与本地的游客前往,在山林间,有一座“神奇”的古村落,还有一丝神秘的气息。

柏社村的位置在三原县的北端,距离县城23公里左右,占地3.5平方千米,初建于晋代,是一座真正的千年古村。因为历史上广种柏树,所以得名“柏社”。

这片土地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向陕、甘、宁的重要地段,所以历史上一直都是兵家常争之地,所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战火侵袭。历史记载,为了躲避战乱,百姓们藏进了这个沟壑纵横之处,才有了这座村庄。

柏社村最神奇的就是村中的房屋,这也是最大的特色,踏进古村,这里的很多房屋都是在地下的。柏社村的大门也有些隐蔽,是一个幽深的斜坡向下台阶。

站在地面上看去是一个个长方形的坑洞,地坑窖深度有7-8米,墙面采用的都是黄土,散发古朴韵味很浓厚。居民会在坑院中种三四颗树木,在黄土中多了几分生机。居民说这些树木的作用不止观赏,还是未来防止不熟悉这里地形的外人掉入地坑。

窑顶上是向外的斜坡,这是防止下雨积水对窑洞造成伤害。地坑的院落里有一口10米深的渗井,低于地面,井口是一个小孔,这是用来收存雨水的,这种井也叫做“窑”。

地坑窖下方四通八达,邻居间有地道相连,还能互相窜门。所以当地居民互相交流并没有那么麻烦,都不用走到地面。这种地下的建筑是陕西特有的传统建筑,人们都叫做“地坑窖”。古时的河南、山西、陕西关中等地都多次出现,只是如今保留下来的并不多了。

由于地坑窖建造初期建筑材料缺乏,所以人们便挖出了一个个大坑,有20平方米的还有更大的,再在坑壁上挖出窑洞。所以这样的建造用土量较高,但却节省了不少木料和砖石,建筑成本得以下降。

目前古村还保存着一条明清时期的商业街、三条居民街道还多处地坑窖。其中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地坑窖最多,也有一些古地坑窖有上百年的历史,完美的展现别具一格的窖洞文化。这些地坑窖被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中,还有着“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的称号。

这里的建筑在建造初期,为了保证空气的流通,就已经有了完整的排风排水系统。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地坑窖都不需要空调,因为冬暖夏凉,和空调房没有什么区别,还可以省电。

现在的很多村民都选择搬到了地面上,建造了普通的楼房,居住在地坑窑中的都是一些老人们。因为他们习惯了地坑窑的温度,空调对于很多老人来说都偏凉。

古村不收取门票,也不需要停车费,对于自驾的游客可以放心。柏社村可看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于清末时期的“同敏英地坑窑”,后还曾作为渭北地区的地下交通站,向陕北地区运送重要物资。

当年习仲勋也曾在此留宿,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习仲勋当年的办公室与卧室,另外还设立一处红色展览馆。但来此的游客并不多,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关门的。如果想要参观的游客需要去居委会借用一下钥匙,可以放心的村民们都很热情,也不会有任何费用。

其实家家户户的地坑窖前都是一处景点,每户的小院落中,小凉亭、葡萄架都充满生活气息。漫步在新旧地坑窑间,窑口内有妇人在树下坐着家务活,有方言交谈的老人们,还有聚精会神神看书的孩子,地坑窑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美好又宁静。

古村中开发了一些原汁原味的民宿农家乐,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还有欣赏地坑窖的神奇。本地的美食,搅团、油锅盔等传统美食都值得一尝。

柏社村历史悠久,除了这些遗迹,还有不少民间的文化风俗:剪纸、民宿等。这些技艺与古老建筑一起守护着这座千年古村。

这座古村距离西安并不远,自驾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到,直接导航“三原柏社村”就可以。如果条件不合适,还有坐车到三原县城,那里有直达村庄的乡镇巴士。

结语:

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古村——柏社村,知名度不高,游客不多,值得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一番,还能看看独具特色的地坑窑,惊叹古人的智慧。去往柏社村的途中还有其他景点:三原城隍庙、李靖故居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exm.com/jbwh/13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