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缓及其治疗
成人每分钟心跳频率在60次以下者称心动过缓。但是,经过长期体育锻练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每分钟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者则不属于病态。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
1
“
症
状
体
征
”
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还有些患者以头晕、乏力、晕厥的症状就诊,检查时可发现心脏间断出现长时间的停搏。
心率60次/分为窦缓,对长期应用β受体激动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心率50次/分。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决定于频率:正常心脏,40~60次/分者,由于每搏量增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低于40次/分时,心排出量显著降低。有心脏病征象,比如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头昏、甚至晕厥时,心率慢至40~60次/分即有严重性。
2
“
病
理
病
因
”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3
“
治
疗
方
法
”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须安装心脏起搏器。
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4
“
注
意
事
项
”
一、药物心率支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宜用阿托品,对那些导致的心动过缓药物必须熟悉其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二、对于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在围术期中应注意:
1.搬动病人要小心,防止电极脱开或刺破右心室。
2.琥珀胆碱、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提高心肌起搏阈值,从而减弱起搏效果;另一方面,缺氧和低钾血症可降低心肌起搏阈值,从而诱发心室颤动。
3.手术中应尽量不用电灼,以免干扰起搏器。
4.如必须使用电灼,应注意:
1)使用非同步心脏搏VOO或VVI;
2)接地板尽量远离发生器;
3)缩短每次使用电刀时间;
4)尽可能降低电刀的电流强度;
5)发生器不能位于作用电极和电刀接地板之间;
6)心脏和胸腔手术使用电刀危险性较大,而远离心脏部位使用电刀危险性较小
7)备好异丙肾上腺素,以防起搏器失效。
编辑:刘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