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川乌、附子、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短棒棰等乌头类中草药是中医常用来治疗阳虚证、关节疼痛等的中药,均含有毒成分乌头碱,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较大,一旦服用不适将引起中毒。中毒与有无炮制、用量和煎煮时间有关。一次口服2mg乌头碱即能使人中毒,3~5mg可致死。前不久,我院成功救治一例因过量服用乌头碱中毒的患者。
8月9日,家住我市凤翔县的杨先生突然出现了口唇及双足底发麻等不适,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首诊医师对其进行问诊时,得知杨先生10小时前曾服用中药汤剂ml,其中主要成分有川乌15g、草乌15g。入院查体时测其血压最低仅为80/40mmHg,心率次/分,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停博、交界性逸博心律,频发室早等心律失常发生,立即给予升压、补液、纠正心律失常等措施。同时为及时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紧急送患者至肾病科进行“血液灌流术”。在血液灌流期间患者血压仍低,持续静滴多巴胺维持在/60mmHg,一系列的紧急抢救后,患者被送入我院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观察诊治。
患者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经过心电、指脉氧监测、补液、营养心肌、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心脏功能稳定,经过观察,已痊愈出院。后期与患者交谈,了解到该患者所服用的中药制剂里含过量的川乌及草乌,而且由于没有听清楚医生的叮嘱,误把3天的量一次性煎服了。这才导致了因服用过量的乌头碱发生中毒。
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中毒后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为兴奋心脏迷走神经,进而抑制窦房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并直接作用于心肌,提高心肌的应激性,导致心肌细胞间能量代谢障碍差异明显,进而造成异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乌头碱口服后可经胃肠道迅速吸收,潜伏期短,在10分钟到30分钟内出现症状,亦可在服药后立即发生或3天后发生,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的识别尤为重要。其中毒表现为:口唇、四肢麻木,头晕耳鸣,心悸胸闷,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同时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果救治不及时,一般会死于呼吸麻痹和心脏抑制。所以一旦出现乌头碱中毒,一定要及时就诊。来院后医生可以通过洗胃、导泻,纠正心律失常,维持呼吸循环等抢救措施进行救治,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血液净化来清除体内毒素。
乌头碱中毒虽然致命,但是也不必谈虎色变,一般来说,乌头碱经煎制后其毒性即可分解,煎煮3~4小时后,其毒性可全部被破坏,因此,熬制中药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医嘱,采取正确的煎制方法,医院的煎药室煎制。
(党办王蕊重症医学科陈芳)